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1153302201525883XU/20230824-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县政府办公室文件 发布日期 2023-08-24
文号 施政办发〔2023〕47号 浏览量 182
主题词 其他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施甸河流域2023—2025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施甸河流域20232025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8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施甸河流域20232025种植业结构

调整行动方案


为切实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工作会议精神,保护好耕地及生态资源,提升耕地地力和质量,全面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安全,扎实推进施甸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施甸河流域水质,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水生态。结合施甸河流域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施甸河流域涉及甸阳镇、仁和镇、由旺镇、水长乡、太平镇、何元乡、老麦乡7个乡(镇),共有94行政村(社区),110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7720户,人口237327人。

流域内总耕地面积32.34万亩,在田农作物播种面积46.25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8.18万亩(水稻0.88万亩、玉米15.03万亩、薯类0.66万亩、麦类3.14万亩,其他杂粮8.47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07万亩(油菜0.91万亩、蔬菜8.49万亩,其他经作8.67万亩)。流域内洋葱种植面积0.12万亩、大蒜种植面积0.86万亩,大棚西瓜种植面积0.46万亩。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扛稳扛牢粮食安全和施甸河流域保护治理政治责任,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河湖保护治理的各项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革命性的举措切实抓好施甸河流域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

1.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把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的自主权交给农民,让农民自主决定种植品种,科学合理推进。

2.坚持政府引导原则。强化市场运作和部门协作,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生态绿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引导群众树立生态保护意识,主动融入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种植业结构调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市场供给,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指导生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大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作物的种植。

4.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优先发展绿色特色农业,降低农药化肥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调整目标

2025年,粮食面积稳定在28万亩以上;优化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蔬菜面积9万亩以上,油菜面积0.9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特色作物种植,“两”豆类发展到7万亩以上。逐年推广水旱轮作模式,面积累计3万亩以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率达到90%以上;实施农作物绿色种养循环累计30万亩以上。

(一)抓“一禁二控四增”,实现品种优化调整。开展“一”工作,自202312月起施甸河流域内禁止种植大棚西瓜;开展“二”工作,控制洋葱、大蒜在施甸河沿线减少种植,在2023年种植面积的基础上,2024年调减40%2025年调减50%,减少耐瘠性差、抗逆性差的农作物品种。开展“四”工作,水稻、玉米、豆类和油菜4个作物种植规模“只增不减”。在2023年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到2025年,水稻种植增加0.1万亩、达到0.98万亩以上,玉米种植增加1万亩、达到16.03万亩以上,豆类种植增加0.2万亩、达到7万亩以上,油菜种植增加0.04万亩、达到0.95万亩以上。切实抓好“良种”工程,选育示范推广耐瘠、多抗、特色显、销路广的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优良品种。〔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烟办,涉及(镇)人民政府〕

(二)抓示范引领,实现绿色发展。建设1万亩无公害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在施甸河流域规模流转0.5万亩土地建设无公害、绿色农业产业区,到2025年,完成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1.5万亩。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整合项目开展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修正发布等基础工作,引进权威肥料生产企业,开展企合作攻关试验,每年集中打造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建设绿色防控先行示范区,整合项目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提升防治效果,引进知名农业生物防治企业,开展企合作攻关试验,每年集中打造1万亩绿色防控示范区。〔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责任单位:涉及(镇)人民政府〕

(三)耕地质量,实现降污提质。推广耕地轮作制度,鼓励实行/豆、玉米/大豆、烟/豆、水稻/油菜等轮作养地种植模式,每年实施水旱轮作1.2万亩以上,其他轮作面积1.5万亩以上,提高耕地质量。推广绿色种养循环模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构建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种养循环模式。推广养地作物种植,在经济林果园间和田间套种饲草、紫花苕、大豆等作物,每年开展种植绿肥、豆类和饲草等养地作物0.5万亩,翻挖或刈割入土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涉及(镇)人民政府〕

(四)技术推广,实现高效发展。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促进技物配套等农艺综合措施落实落地,扩大施甸河流域优良农作物品种结构比例,突出减量化、轻简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到2025年,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率达到90%以上。加大新型农机具的推广,鼓励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和农机大户增强作业服务能力,扩大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化肥深耕、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农机化新技术应用规模。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依托项目安排不少于25万亩的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任务,重点补齐7个乡(镇)耕地范围内的农田基础设施短板,以因灾毁、年久失修损坏工程为主,重点进行土地平整、机耕道路、水肥一体化、生态沟渠、地力培肥等工程措施建设。强化科学施肥用药培训,分区域、分作物有针对性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新型高效植保药械等新产品、新技术的指导服务,切实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技术水平,强化生产者和经营者生态环保意识,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涉及(镇)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施甸河流域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直相关部门和涉及(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组成,切实加强施甸河流域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统筹指挥。乡(镇)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相应成立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细化年度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担当。直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机制,确保施甸河流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强化措施落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结合保护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土地管理方式,统筹协调区域内用地需求,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生态农业循环发展、产粮产油大县奖励等资金,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力度,大力开展农民科技素质培训,着力开展农业执法、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

(三)强化宣传动员。委宣传部和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途径,大力宣传开展施甸流域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大意义,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推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财政、环保、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培训,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促指导。建立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调度机制,认真收集分析调整工作推进情况,梳理工作台账,定期对施甸河流域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开展跟踪问效和年度评估。委、政府督查室要对施甸河流域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纪委监委要加大对)、直相关部门工作落实的督促检查力度,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中的违规违纪、失职渎职的,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附件:1.施甸县河流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施甸县2023年施甸河流域作物种植结构情况表

3.施甸县2024年施甸河流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目标分解表

4.施甸县2025年施甸河流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目标分解表
















附件1


施甸县施甸河流域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长:李芒生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何兴龙  县委常委、副县长

 员: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段德斌  市生态环境局施甸分局局长

仙永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胡广楼  县发改局局长

赵开智  县财政局局长

徐忠华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杨治平  县住建局局长

李永茂  县水务局局长

王金安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段达安  县统计局局长

陈加国  县供销社主任

赵铭  甸阳镇人民政府镇长

郑靖  仁和镇人民政府镇长

何广申  由旺镇人民政府镇长

孙树  水长乡人民政府乡长

   太平镇人民政府镇长

   何元乡人民政府乡长

蒋必儒 老麦乡人民政府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由兼任办公室主任,杨震、李国波、段连河任办公室副主任。承担施甸河流域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统筹协调、动态管理、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日常工作,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和重大事项汇报机制,召集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定期调度、研究、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如有工作变动,由承担相应岗位职责人员自行递补,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部门职责具体为:

县发改局:负责指导和协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县财政局:负责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相关项目的资金保障。

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查处非法占用耕地违法行为,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市生态环境局施甸分局:负责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加强农田设施建设,农业科学技术的示范推广,指导服务农药化肥减量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

县水务局:负责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县市场监管局:负责监督指导经销商建立健全肥料购销台账制度,全面试行肥料实名购买制度,鼓励“刷卡”或“扫码”等方式购买化肥。

县统计局:负责做好结构调整相关农业产业生产情况的统计工作。

县供销社:负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协调、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县烟办:负责协调上级部门落实烤烟面积以及统筹烤烟产业绿色发展。

各乡(镇)人民政府: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按区域、按项目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层层压实责任。





附件2




















施甸县2023年施甸河流域作物种植结构情况表


单位:亩

序号




乡(镇)

农作物播种面积

2023年种植结构情况

备注

一、粮食作物结构

二、部分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结构

一、粮食作物面积合计

1.稻谷

2.玉米

3.薯类

4.麦类

5.蚕豆

6.豌豆

7.大豆  

8.其他粮食作物

二、部分经济和其他作物

1.油菜籽

2.蔬菜

其中:洋葱

其中:大蒜

3.大棚西瓜

4.烤烟

5.其他作物


1

太平镇

100995

52029

91

27710

1061

5654

9430

7123

810

150

48966

356

29653

0

0

0

17960

997


2

老麦乡

56051

37209

2281

12945

3403

10088

2487

5530

475

0

18842

1604

4583

0

420

0

10645

2010


3

何元乡

84246

57896

92

38080

131

65

4780

11350

618

2780

26350

402

16753

0

0

0

6040

3155


4

水长乡

32488

25408

1200

11584

924

6886

982

3412

300

120

7080

1201

2806

0

25

0

2920

153


5

由旺镇

52396

31283

2600

17850

253

1676

1483

6321

1000

100

21113

2560

6578

130

902

1994

4170

5811


6

仁和镇

70864

32355

2240

14960

336

2310

1060

10500

694

255

38509

1793

18625

1100

7280

2520

11430

4141


7

甸阳镇

65505

45660

316

27225

483

4738

2094

10040

664

100

19845

1200

5932

0

0

110

10360

2243


小计

462545

281840

8820

150354

6591

31417

22316

54276

4561

3505

180705

9116

84930

1230

8627

4624

63525

18510


附件3





















施甸县2024年施甸河流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目标分解表



单位:亩


序号




乡(镇)

农作物播种面积

2024年种植结构调整目标分解

备注


一、粮食作物结构

二、部分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结构


一、粮食作物面积合计

1.稻谷

2.玉米

3.薯类

4.麦类

5.蚕豆

6.豌豆

7.大豆

8.其他粮食作物

二、部分经济和其他作物

1.油菜籽

2.蔬菜

其中:洋葱

其中:大蒜

3.大棚西瓜

4.烤烟

5.其他作物


1

太平镇

101875

52915

130

28600

1065

5660

9460

7160

815

155

48960

390

30000

0

0

0

17960

1000



2

老麦乡

56167

38340

2340

13300

3405

10090

2520

5560

478

0

17827

1640

4900

0

252

0

10645

2030



3

何元乡

87030

60710

130

39300

135

70

4820

11390

620

2790

26320

440

17100

0

0

0

6040

3180



4

水长乡

32695

26600

1300

11960

930

6890

1020

3450

310

130

6095

1240

3000

0

15

0

2920

160



5

由旺镇

50419

32900

2700

18400

255

1680

1510

6360

1010

110

17519

2590

6900

78

541

0

4170

5830



6

仁和镇

73378

33750

2340

15500

340

2320

1080

10530

700

260

39628

1830

19000

660

4368

0

11430

4170



7

甸阳镇

66880

47750

370

28000

485

4750

2120

10070

670

110

19130

1230

6500

0

0

0

10360

2270



小计

468444

292965

9310

155060

6615

31460

22530

54520

4603

3555

175479

9360

87400

738

5176

0

63525

1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