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部门乡镇动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施甸:打造“会呼吸”的阅读空间 让知识在校园里“流动生长”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09日 08:41 浏览:[] 作者:杨怡 施甸县何元乡中心学校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在何元乡,一场“阅读变革”正在校园里悄然兴起。何元乡中心学校以“书香满园”行动为核心,通过“空间重构、流程再造、生态激活”三大创新路径,成功将传统封闭的图书室升级为充满活力的“会呼吸”的阅读生态系统,实现从“图书关在室”到“知识滚起来”的跨越,让书香弥漫校园的每个角落。

走进何元乡各中小学,校园内形态各异的“图书投喂站”十分吸睛。学校巧妙利用损坏淘汰的冰箱、消毒柜、蒸饭车等柜体,改造成独特的“知识补给站”,并合理安置在校园不影响通行之处。随后,从图书室精选部分图书放入其中,方便学生随时取阅。

“以前看书要专门去图书室,现在课间路过‘投喂站’就能随手拿一本,太方便了!感觉校园里到处都是知识宝藏。”五年级学生小何开心地分享道。这些创意“图书投喂站”,如同校园里的知识“能量补给点”,让学生在校园各处都能与书籍邂逅。

“以前图书室关门早,有时候没看完的书只能第二天再借,现在随时都能进去,太赞了!”初二学生小王感叹道。除了“图书投喂站”,学校还打破传统,敞开中小学图书室的大门。如今,图书室不再上锁,学生可自由进出,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我们每天都会检查维护,看到孩子们随时能来阅读,觉得这些付出都很值得。”图书室管理员张老师说。这种开放模式,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图书室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以前借书填表格觉得很麻烦,现在没有这些束缚,我一个月能读完三本喜欢的科普书!”六年级学生小雨兴奋地说。在图书借阅流程方面,学校大胆简化,不再要求学生填写借阅记录,而是通过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收集整理活动成果来反馈图书室的使用情况。“我们通过读书分享会、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发现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明显提高,作品质量也越来越高。”何元乡中心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杨老师说。这一改变,让学生摆脱烦琐借阅流程的束缚,极大提升了阅读的积极性,能够更自由地选择喜爱的书籍,享受阅读乐趣。

“每天午休时,我们班的图书角就热闹起来,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还会互相推荐好书。”何元乡中学七年级班主任杨老师笑着说。学校大力建设班级图书角和走廊图书角,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班级图书角成为同学们分享书籍、交流心得的小天地,走廊图书角则让学生在课余漫步时就能随手翻阅。这些图书角与“图书投喂站”、开放的图书室相互配合,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阅读网络,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触摸到书本,感受知识的魅力。

这些创新举措使校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碎片化阅读” 成为风尚,学生利用课间15分钟阅读,课间阅读成为校园里的亮丽风景线;学校搭建起多元化阅读平台,“图书投喂站”、开放图书室、图书角等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与舒适环境;改变阅读方式提升了阅读质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看着孩子们捧着书的专注模样,我们知道这场‘变革’是成功的。从图书‘室’到图书‘舍’,从书室‘关’到书室‘敞’,我们希望通过阅读为学生打开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让书香浸润校园,为教育注入新活力。在这片书香四溢的校园里,相信学生们将在阅读中不断成长,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何元乡中心学校校长王少波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