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部门乡镇动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施甸:深山里的希望之光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6日 15:04 浏览:[] 作者:姜兴华 李建彩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金秋八月,桂花飘香,十里之外便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芬芳,仿佛预示着贵人的到来。”这是施甸县仁和镇杨家山权头组大岩房自然村学子段光燕心心念念的一句话。

八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段光燕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感受到了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情,她一边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一边又受到迷茫的煎熬。

“爸爸,您生前就希望我能考上大学,在您弥留之际,还小声念叨着,最大的心愿就是争取能活到我考上大学,亲眼看到我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再走,可是您最终还是没有等到。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您在天堂安息吧!”段光燕和妈妈来到父亲的坟前,把考上大学的好消息告诉了他。“妈妈说,她在梦里看到了爸爸高兴的样子!”段光燕哽咽着说。

近日,段光燕收到了曲靖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喜悦,十载寒窗为哪般?不就是为这梦寐以求的一刻吗?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想到自己贫寒的家境,段光燕的心中便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这份忧伤与她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22年,段光燕的父亲段忠有因肝癌医治无效去世,留下了沉重的家庭负担。家中的积蓄早已耗尽,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段光燕的母亲段继焕,不仅要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还要面对自己的健康问题。如今,段光燕的姐姐段光鸭,正在成都体育学院攻读大三,她的学业同样优秀,但家庭的经济压力让她的未来也笼罩在不确定性之中。这两年来,这个家庭为了供段光燕姐妹俩上学,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爸爸在的时候,每年在保山的建筑工地打工还能挣上三至五万元,爸爸不在后,家中的顶梁柱就断了,犹如天塌了一样,只能靠妈妈种植鱼腥菜、苤菜维持生计,如今,家中又多了我一个大学生,妈妈可咋办呀?”段光燕的心里矛盾极了。

然而,村委会的一个电话,又让她在迷茫中看到了希望。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照耀着美丽的杨家山村,将这块土地映衬得分外温暖和明亮。这天,段光燕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22500元捐助,这不仅是对她学业的支持,更是对她未来梦想的鼓励。

捐赠仪式简朴而庄重,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复的仪式,只有真挚的爱心和默默的支持。捐赠者们在表达完他们的善意后,选择默默地离开,他们的名字如同他们的行为一样,默默无闻却温暖人心。他们中有的是通过保山市妇女联合会得知段光燕的情况,有的是通过仁和镇党委政府了解到这个家庭的困境。他们的善举,如同秋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了段光燕和她家人的心房。

“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家庭,三个妇女,两个大学生。今年53岁的段继焕积劳成疾,我们必须动员社会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助她们。”仁和镇党委书记段学波说。

“段光燕和她的姐姐段光鸭都是我们村的优秀学子,她们家也是我们村的重点关注对象,我们从去年开始这个家庭实施整户施保,享受B类低保,全家每月每人可以享受380元低保。”杨家山村党总支书记杨正东说。

段光燕姐妹,如同施甸深山中飞出的金凤凰,她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命运关闭了一扇门,总会有爱心和希望为她们打开另一扇窗。这些善举,如同黑暗里的一束光,不仅温暖了她们的心房,更为她们照亮了通往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