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施甸:讲好杨善洲清廉故事 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5日 08:10 浏览:[] 作者:段茸茸 杨林元 祁晓琴 杨明仙 范如意 李焕云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在推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践中,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通过打造情景课堂、推出文艺精品、讲述杨善洲家庭家教家风的故事,不仅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更推动了线上线下的同频共振,引导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风。

“打铁必须自身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的生活才踏实……”在杨善洲故居,爱心家长带着自己的“留守孩子”正在聆听杨善洲老书记大女儿杨会菊讲述她与父亲的故事。一大早就到地里干活的她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父亲严格要求家人踏实做事、老实做人的故事。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就是我的老父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杨善洲老书记大女儿杨会菊说道。

“收获非常大,让我懂得了对孩子的爱不是特权,而是自立自强。”爱心妈妈施李蕊在听完老书记的家风故事后感慨道。

“听了杨善洲老爷爷家风的故事,我懂得了做人要自力更生,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争取。”施甸县酒房乡摆田小学学生李优美说。

“今天我们的课堂是优良家风伴我成长,听杨善洲爷爷的故事……”在施甸县甸阳镇沙坝小学,《优良家风伴我成长——听杨善洲爷爷家风的故事》正在开讲,杨雪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老伴儿坐公车要交钱》《带领家人种茶树》等关于杨善洲廉洁家风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我们学校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将杨善洲的家风故事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内容,让红色家风代代相传。”杨雪老师介绍道。

“一、二、三,公车轮,不沾尘……”施甸县融媒体中心“小马桩广播站”的节目编导王建超正带着沙坝小学的广播站成员排练。“小马桩广播站”栏目是以杨善洲老书记的小名“小马桩”来命名的。

“到目前为止,‘小马桩广播站’已经推出了29期,其中,杨善洲的家风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我们想通过这个栏目把杨善洲红色家风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中。”施甸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建超说。

“小马桩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很多关于杨善洲爷爷的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善洲的女儿让杨善洲为她找一份工作吗。杨善洲爷爷却说:‘女儿,你想找一份工作,这得靠你自己去努力争取,我没有这个权利’。”施甸县甸阳镇沙坝小学学生陈建一说。

保山市施甸县妇联、教育体育局等部门在推进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践中,深挖本地红色资源,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的家风故事为主线,通过情景课堂、校园课堂、文艺创作等方式,线上线下联动,让红色家风浸润千家万户,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注入鲜活力量。

“古人云:‘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杨善洲老书记满满正能量的家风就是我们最鲜活的教材。”施甸县甸阳镇街道幼儿园教师王姣姣用本园师生共同绘制的《杨善洲故事》讲述老书记的故事后说道。

“杨善洲老书记满满正能量的家风就是我们最鲜活的教材,近年来,我们与县委文明办、县教体局等联动,将弘扬‘杨善洲优良家风’作为家教宣传重点。线下通过“巾帼大宣讲”、情景课堂和校园德育课堂深化认知,线上利用快板说唱、微剧场等方式拓宽传播,构建了‘故事可感、精神可学、家风可传’的宣传矩阵,覆盖了全县70余所中小学,15000多个家庭。”施甸县妇联副主席李翠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