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甸阳镇幸福社区以金黄的沃柑为纽带,绘就了一幅“家门口就业”与“千里外帮扶”相互交织的乡村振兴图景。
甸阳镇幸福社区创新成立“幸福忆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构建起“15分钟就业圈”。组织居民参与沃柑分装、打包等工作,让群众在社区“安居亭”内实现灵活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两者兼顾。
在乡村振兴帮扶行动中,西安交通大学定向采购5万余份施甸沃柑,总重量超75吨。通过消费帮扶,打通了深山农特产品的外销渠道,为果农解决销售难题,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幸福社区瞄准群众“就业难”与沃柑产业“用工荒”的双向需求,以家政公司为平台,将沃柑包装、搬运等环节转化为灵活就业岗位。居民无需长途奔波,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社区工作站,这种按件计酬、时间自由的工作模式尤其适合留守妇女、中老年劳动力等群体。
“我家从老麦乡搬迁至幸福社区已经四年了。我是一名全职宝妈,一直在家照顾孩子,无法外出就业。现在有这个难得的机会,到社区包装沃柑,一天下来,能有一百多元的收入。这不仅为我们宝妈带来了经济来源,也让我们感到安心。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工作机会引入社区,让宝妈群体能够获得更多增加收入的途径 。”社区居民储双艳说。
据幸福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苏华介绍,该项目已累计带动100余人次就业,真正让群众“家门口”捧稳“致富果”。
“今天参与沃柑包装的总人数约一百人。动作较为熟练的人员,每人每天可包装两百多件,每件报酬为六角,一天收入大概在一百二十元左右;动作稍慢的人员,每天收入大概在七八十元。”幸福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苏华说。
一颗沃柑,承载着千里情谊。幸福社区以“小柑橘”撬动“大民生”。当西安校园里弥漫着沃柑的清香时,施甸峡谷中正升腾起更为热切的希望——这里的“甜蜜事业”,正酿造出乡村振兴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