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施甸的甘蔗生产区,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甘蔗的播种、中耕管理以及砍收工作正同时进行。在每一处作业现场,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作业,让甘蔗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在施甸县旧城乡新街村,甘蔗播种机正在山地穿梭作业。这台播种机能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覆土等多项作业,播种机每走一趟,便能同时播种4行种苗。之前一人一天的工作量,现在仅用几分钟就能完成。旧城乡里嘎村,集松根培土、施料、盖膜为一体的三化一体机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耕管理工作。
“如果由人工盖膜、培土、施肥,三个程序完成下来最少需要200元至220元的人工费,用三化一体机,只需要120元的人工费就能完成。”金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福良说。
三化一体机不仅为甘蔗种植户节省成本,在效率和质量上也比人工作业提升不少。在效率方面,人工劳作一天最多完成一亩甘蔗地盖膜、培土、施肥等一系列作业,而三化一体机仅需一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在作业质量上,机器松根深度可达15-20公分,能将肥料精准地施于10公分以下土层,大大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在甘蔗砍收现场,甘蔗装载机那形似钳形的机械抓手,稳稳地将砍好的甘蔗抓起并装载到货车上,随后货车将甘蔗运至附近的脱叶站进行脱叶除杂。
今年,施甸县引进了分段式脱叶机,甘蔗装载机先把甘蔗送上料台,再由传送带将甘蔗送入机身内部。在机身内部,锋利的刀片会将甘蔗精准分段成20至30公分的小段,接着利用风机强大的风力,快速去除甘蔗中的杂物和叶壳。这台设备工作原理看似简单,却极大地提高了甘蔗脱叶除杂的效率,实实在在地为甘蔗种植节省了不少成本。旧城乡里嘎村大汪塘的杨在为便是这项技术革新的直接受益者。
“我种了606亩甘蔗,用人工收割的话,工钱在70万元左右,现在使用分段式剥叶机作业,能节省30余万的工钱。”施甸县旧城乡里嘎村大汪塘组杨在为说。
甘蔗种植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砍收季节对人力的需求极为庞大。以往依靠人力作业,甘蔗种植户们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劳动负荷,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分段式脱叶机的投入使用,有效破解了因缺乏劳动力而导致甘蔗砍收困难的难题。
“它叫分段式除杂脱叶站,主用来解决没有人砍甘蔗的问题。之前是10个人砍10吨甘蔗,现在能实现10个人砍100多吨甘蔗,在效能上翻了10个倍,这是我们要推广的一个方向。”云南农垦糖业集团有限公司原料管理部副总经理李维强说。
近年来,施甸县高度重视蔗糖产业的发展,将农业科技摆在核心位置,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通过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蔗农的种植热情,显著提升了甘蔗种植的质量与效益。据统计,目前施甸县甘蔗种植面积达4.5万亩,可创造农业产值 1.1 亿元,工业产值 2.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成功突破 3 亿元大关。在农业机械化的助力下,甘蔗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