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七下八上”防汛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呢?施甸县4000余只“大喇叭”齐发声,让安全度汛的声音直达一线,筑起了汛期的安全防火墙。
这里是施甸县酒房乡,陈月蓉是酒房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职工,见到小陈时,她正在将安全度汛的文字资料用微信小程序“配音”软件制作应急广播播出音频。从挑选发音主播,到发音倍速的调整,再到敏感字的检测及发音纠正,不一会功夫,一条安全度汛备播音频便制作并上传完成。
“每周我们会定期更新一次这种内容,我们会把如何预防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作为我们播出的一项重点内容。”酒房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陈月蓉说。
每天12:00和17:30两个时段,小陈制作的安全度汛宣传音频,通过应急广播传进酒房乡千家万户。酒房乡摆田村中寨二组的村民李鸿量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应急广播的播放内容比较有针对性,比如说,如何预防泥石流等内容,为我们安全度过雨季有很大的帮助。”村民李鸿量说。
杨朝省是甸阳镇同邑村的党总支书记,进入汛期以来,他结合本地的情况,将安全防汛知识编成脍炙人口的语句,通过应急广播向群众宣传汛期安全防范知识,这种接地气、易理解的“直播”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这种广播播出的方式好呢,用我们本地话通知,我们好接受、好理解。”甸阳镇同邑村委会同邑一组村民魏飞说。
据悉,自进入汛期以来,施甸县139个行政村(社区)利用应急广播播报安全度汛宣传信息2万余条次,累计播放时长2600多小时,将安全防汛知识送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