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施甸1110名生态护林员的“善洲”情怀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3日 09:37 浏览:[] 作者:赵应新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近年来,施甸县招聘生态护林员1110名,承担着宣传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制止盗伐滥伐森林和毁林开垦侵占林地的行为、发现和报告森林有害生物发生情况、森林防灭火等具体工作,时刻践行“杨善洲精神”,成为施甸县森林草原保护的一支中坚力量。每天早出晚归,行走在大山深处,守护着广袤的森林,这就是每一名生态护林员的工作常态,他们把大好的青春无悔地献给了施甸这片绿海,谱写了一曲曲热爱绿水青山、乐于奉献的绿色赞歌。

深情以待,做扎根林海的追梦人

“杨善洲老书记还在林场的时候,我就一直追随着他,如今老书记离开我们快14年了。年轻的时候做护林员是为了养家糊口,如今年纪稍长了,更多的是对林场的这份感情和热爱,特别是森林草原高火险期,最怕就是森林草原火灾,我每天都要入山巡护,时刻告诫自己不能掉以轻心,对进出林场人员要严格排查,发现林缘周边有野外违规用火要及时制止。”施甸县善洲林场护林员黄继国这样说。

30年来,黄继国时刻牢记杨善洲老书记的回乡造林的初心,年复一年奔波在这5.6万亩的山头,开展过华山松木蠹象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人工和化学防治工作,保障了善洲林场森林健康安全。

20多年来,善洲林场上交了“零冒烟”的优秀考卷。

执着坚守,做牢记责任的务林人

“一年365天巡山,每天都要去一趟,骑摩托车能走的路大概有十多公里,走路大约7公里,每天一趟来回大约两个小时。”这是老麦乡雪山林场生态护林员赵海民的工作日常。10年来赵海民与树为“邻”,甘当“森林卫士”护青山,与妻为伴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屏障。

2013年,赵海民带着妻子来到雪山林场开始了他的护林生涯,雪山林场约4000亩,林场的每一寸土地,赵海民记不清走过了多少个来回,他认为,多栽一棵树就能多增一抹绿,多造一片林就能多为子孙留一笔财富。赵海民对森林防火、植树种绿的执着也深深影响身边人,他的妻子段从菊也加入植树队伍中,每次赵海民去巡山植树的时候,段从菊总是紧跟其后,竭尽全力地帮助赵海民。

10年来,在赵海民的精心呵护下,雪山林场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这片林子、这些树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一天一天望着它长大,如果说有一天我走了,确实舍不得。”赵海民说。

情满大山,做绿色林海的守护神

段从有,一名从村“两委”退下来的实干型人才,2018年毅然决然放弃了外出务工的优厚待遇,投身于生态护林员队伍中,是老麦乡黄家寨村10名生态护林员队伍的队长,同时承担着6111亩森林管护任务。

段从有总说:“我参加过森林火灾的扑救,知道扑火队员的工作有多么危险,多么不易,也看到过被烧毁的林子,感觉特别痛心,所以我们必须站好岗,让守护的这片林子远离火灾的威胁。”

平时总见他带着自己购买的小喇叭,骑着摩托穿梭在村寨山头,对森林防火和森林保护工作开展巡回宣传。段从有在村民眼里有一定的威望,加上敢说敢做敢管的雷厉作风,对村民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一些偷树、违规用火等行为,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制止和处理。

多年以来,段从有走过黄家寨村的沟沟坎坎,心里总是装着一张“图”,他知道哪里是重点防范区域,哪些人员是重点管控对象,应该对哪里进行重点巡查。以山为伴,以林为友,巡山穿林,走访宣传是他们的日常,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穿梭于山林间,常与丛林鸟语为伴,用脚步丈量着施甸的山山水水,用实际行动谱写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