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作风革命 效能革命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耿旭东:实干铺平产业路 担当架起致富桥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16日 09:23 浏览:[] 作者:杨磊 杨林元 段晓波 段茸茸 瞿柯楠 杨涵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旧城乡党委书记耿旭东在产业振兴的这条路上,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打造出了“四个万亩”产业,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群众增收难题,成为发展产业促乡村振兴的急先锋。

走进旧城乡万亩坚果种植基地,坚果树一排排、一列列,绿叶掩映间,树上一串串绿色的坚果如同一串串绿色的小灯笼压弯了树枝,甚是招人喜欢。周应洪是旧城乡大田坝村虫窝树小组的村民,对于坚果的种植收入,周应洪信心满满。

“我家种了20多亩坚果,如果这20多亩坚果全部到丰产期时,收入将达10多万元。现在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很喜欢坚果产业,就目前来说,我们全村坚果产业的收入就在400多万元。”周应洪说。

周应洪还告诉我们,目前当地的坚果产业已初见成效,这完全得益于耿旭东及其班子。见到耿旭东时,他正在芒果种植基地和果农讨论着芒果种植的技术要领。自到施甸县旧城乡担任党委书记以来,他就带领班子跑遍了旧城的山山水水,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并结合当地的气候资源,与班子一同制定出旧城乡的产业发展规划。

“我们根据不同的海拔,进行产业布局。在高海拔地区以护林保水建设为主,在中海拔地区推行经济林果和山地蔬菜,在低海拔地区大力发展冬早蔬菜、甘蔗、芒果、坚果‘四个万亩’产业,老百姓通过这些产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耿旭东说。

要想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将肩上的责任落到实处。于是在耿旭东的带领下,施甸县旧城乡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因地制宜,撸起袖子加油干。从规划塘图、品种选择到种植技术管理,再到市场销售,每个现场都留下了耿旭东忙碌的身影。通过努力,耿旭东及其班子打造出了“四个万亩产业”,逐渐走出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目前,施甸县旧城乡除了坚果以外,在甘蔗、芒果、蔬菜上有了规模化种植,擦亮了旧城乡“绿色果蔬”招牌,全乡种植甘蔗12489亩、林果16000亩、各类蔬菜17421亩。与此同时,耿旭东及其班子还抓住耕地这个要害,答好粮食丰收卷,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000余亩,推行粮蔬轮作种植模式,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种植蔬菜增加群众收入。

“看到老百姓通过发展产业,钱袋子逐渐鼓起来,日子一天天富起来,我觉得这就是我最欣慰的事。”看到群众富起来,耿旭东感觉肩上的担子轻松了许多。

长路漫漫,唯有奋斗。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耿旭东和他的班子还在努力着。

“对于我来说,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还有很多事要做,建成‘绿美旧城,果蔬之乡’是我们目前的目标,我将带领班子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耿旭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