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变干净了,河水变清了,道路两旁栽种了花草树木,村庄变美了。我现在每天都会领着小孙子出来走几圈,居住在这里,我感到十分舒心……”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菠萝村大坝小组居民何珍开说。
然而,在半年前,这个地方还是一番脏乱差的景象。今年3月,菠萝村大坝小组被定为施甸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点,一场“热火朝天”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这里开始了。菠萝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广泛开展“共话共享”活动,多次召开理事会、党员会、群众会,村民围绕“村里环境为何治、为谁治、怎么治”三个问题说想法、提建议,充分汲取群众智慧,明确了方向标、路线图。
施甸县仁和镇菠萝村党总支以打造“村美家净人和”为目标,始终坚持“政府引导、村组带头、群众参与”的原则,“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群众包前后院”三级联动齐发力,以“拆、改、清、绿、建”五措并举打造乡村新面貌。拆,即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旧土围墙、残垣断壁;改,即改水、改厕、改圈,凡是能改的就想方设法改,做到应改尽改;清,即集中力量清理整治村庄道路、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的建筑材料堆、垃圾堆、杂物堆,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摆乱放的“三堆三乱”现象;绿,即在房前屋后空闲地栽花种草、植树种菜,做到“见缝插绿”;建,即建好“小三格+大三格”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容村貌大提升。
“以前是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现在是大家一起干,我看着村里的变化,感到很欣慰。作为村干部,我们始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把院子打扫干净,不能把房前屋后清理敞亮,那村民又怎么会干呢?”菠萝村党总支书记李朝润说。
通过党员干部走在先、干在前、作表率,动员群众积极清扫公共区域,自觉整治房前屋后,主动改造污水管网,实现从“一人干”到“人人干”,解决了“没人干”的难题,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参与到为美丽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上来。“我明天就去把我家门前的柴火垛清理开。”“我家门口的空地可以种一些小青菜,改天我就去买菜秧。”“支书,最近我在家里闲着没事,村里清扫道路这种活记得叫上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明显提高。
菠萝村大坝小组将5户至10户村民划分为一个环境治理小组,治理小组的组长由村民推举产生,建立“红黑榜”制度,开展美丽庭院、门前“三包”评选,建立“一日一小扫、一周一清洁、一月一大扫”的村庄保洁机制,凝聚全民共建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菠萝村大坝小组已完成76户村民污水收集全覆盖,清理河道2.5公里,拆除“残垣断壁”8处,清理“三堆三乱”26处,增绿补绿110平方米,编织生态篱笆270米,评选“美丽庭院”30户。投入资金24.12万元,其中,村级向上争取10万元,群众自筹12.8万元,挂联单位捐赠5200元,种植大户捐赠8000元,解决了“没钱干”的难题。
“三级联动,五措并举,是以菠萝村大坝小组为试点的一个尝试性做法,通过实施达到了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人干到人人干,一户改到户户改,一处美到处处美的效果,探索出以庭院‘小景’汇聚成乡村‘大美’的治理方案,解决了‘没人干’和‘没法干’的难题。目前,菠萝村大坝小组的‘路净、沟净、院净’‘村美、家美、人美’的乡村底色已凸显。下一步,仁和镇将以菠萝村大坝小组为例,结合各村特点,在全镇范围内持续开展卓有成效的乡村环境治理。”施甸县仁和镇党委书记段学波说。
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河水清澈见底、农家庭院整洁美丽、花坛菜圃郁郁葱葱、农具杂物摆放有序,一幅“村美家净人和”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在施甸县仁和镇菠萝村大坝小组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