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河道排涝、灌溉能力,改善河道水环境面貌和农村“三堆三乱”问题,近日,施甸县乡村三级联动,共同推动水利设施升级和环境面貌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水长乡,会战的重点是河道清淤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方面,用挖机对由旺河进行清淤疏浚,提升区域河道行洪、排涝、灌溉能力,改善河道水环境,确保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乡村干部和志愿者们深入村庄,开展垃圾分类、房前屋后杂草污水处理、村庄美化等工作,推动农村环境整体提升。此次会战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会战,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也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会战还促进了乡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水长乡作为此次会战的重点区域,其水利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清澈见底的河流、整洁有序的村庄、绿树成荫的道路,这些都成了水长乡新的美丽名片。
由旺镇紧盯全镇环境治理重点问题,聚焦施七公路(由旺段)、乡村主干道、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对乱堆乱放杂物、生活垃圾、落叶杂草等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治理。镇村干部是此次大会战的主力军,他们积极发扬奉献精神,奋勇争先,攻坚克难,清理垃圾,铲除杂草。此次行动共出动人员80余人次,清理公路沿线约8公里。
摆榔乡锚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难点痛点,清理“三堆三乱”,全乡联动、全域治理、全民参与,全面打响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活动现场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志愿者和广大群众,对公路沿线、村组道路、河道沟渠、房前屋后等区域的枯枝杂草、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清理整理。
县残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服务精神,不怕脏、不怕累,积极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大家撸起袖子清理垃圾,有的打扫楼梯走道,有的在绿化带捡拾白色垃圾、有的拿着锄头清理杂草,有的清除绿化带的枯树叶,用实际行动切实改善了杨家社区集镇安置点环境卫生。
交通局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交通精神,手持镰刀、铁锹、锄头等劳作工具,对由旺河道进行清理淤泥、杂草灌木和生活垃圾等,共清理河道沟渠155米,清理河道杂草、垃圾、淤泥约5吨。
县政协本着“不怕脏、不怕苦、担责任、强使命”的精神,手握锄头和镰刀,认真清除河道上的杂草;手拎垃圾袋和火钳,捡拾河道内和河道两旁的垃圾、河道漂浮物等,对杂草内隐藏的垃圾逐一清理,不留死角,共拉运垃圾7车,累计清理垃圾近3吨。
为了确保雨水来时水通渠畅、保障春耕,施甸县委宣传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水长乡水长村赵家寨自然村开展冬春修水利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会战。此次整治主要包括清扫村级道路、清理乡间沟渠、 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农村柴草粪堆杂物乱堆乱放等。以党员带头干、志愿者积极干带着群众参与干的方式,让农村人居环境从“一片美”到“整片美”、从“群众看”到“群众干”、从“短期洁净”到“长期靓丽”的逐渐转变取得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