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越过山脊,温柔地洒在施甸县仁和镇杨家山村的田野上,空气中还带着些许凉意和泥土的芬芳。此时,村里的苤菜地里早已是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远远望去,成片的苤菜田仿佛铺开了一张巨大的绿色绒毯,挺拔翠绿的苤菜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尖上的露珠折射着朝阳,晶莹剔透。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散布在田垄间,正熟练地采收着这片孕育了他们增收希望的“绿色宝藏”。

种植户李洪国和他的妻子早早地就来到地里,明天是镇上的集市,今天要挖足200斤苤菜根以便明天拿到集市售卖。夫妻两人配合默契,李洪国看准苤菜根部的位置,挥动锄头利落地向土里一刨、再轻轻一撬,一颗敦实饱满、白白胖胖的苤菜疙瘩便应声破土而出,他提溜着叶子把苤菜疙瘩甩在一旁,妻子负责将一个个苤菜疙瘩拎起来,熟练地抖落根须上沾着的湿润泥土,在地里的小水池简单清洗一遍,再背回家择去黄叶、仔细洗净,带去集市上出售。
“今年雨水好,苤菜长得格外壮实!你看这个头,一个比一个大。”妻子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战利品”扔进身旁的筐里,发出沉甸甸的“咚”的一声,这是今秋最动听的丰收音符。
苤菜喜欢凉爽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不耐高温和干旱,适合生长在海拔800~3000米的山区、坡地或湿润沟谷地带,杨家山村的自然环境为苤菜种植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小小的苤菜全身都是宝,它的根、茎、叶、花均可食用,半个月前,村民采摘苤菜花售卖,这段时间正是挖苤菜根售卖的时节,正因为苤菜经济价值高,在当地,村民普遍流传着杨家山村有“五朵金花”,“苤菜花”就是其中一朵。
“我家今年种了2亩苤菜,苤菜花按2.5元一斤出售,一共卖了1600斤,收入0.4万元,苤菜根预计能挖6000斤,按2.5元一斤出售,收入大约1.5万元,今年种植苤菜预计收入达1.9万元。”种植户李洪国热情地介绍道。
村民种植苤菜,根、叶、花都能卖钱,相当于一份收入变成三份,这种“多元销售”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亩产效益。2025年,杨家山村共种植苤菜约300亩,一亩根、叶、花总产值约0.8万元,总产值约240万元。苤菜的丰收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