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部门乡镇动态
【乡村振兴】古茶满树香四溢 精工千揉成珍品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2日 08:52 浏览:[] 作者:陈月蓉 杨习翠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清晨,薄雾未散,李艳美便带领茶农们循着山径向云雾中的古树茶走去。百年古树枝干苍劲,新芽初绽,晨露浸润叶片,山风轻拂树冠,酝酿出“古茶满树香四溢”的天地灵气。

茶农们手脚并用,迅速攀上数米高的古树茶,手指翻飞间,鲜嫩的芽尖被采入篓中,不一会儿,竹篓里的芽尖渐渐堆成“翡翠小山”,采茶人的欢歌与茶香一起在山林间回荡。

“我们现在管理的古树茶园有30多亩,其中,古树单株有30多棵,树龄都在200年左右,每年能给我们带来10万元以上的收入。”李艳美介绍道。

比起速制茶,李艳美更青睐遵循传统技艺慢制而成的茶叶。采摘后的古树茶鲜叶历经摊晾、杀青、揉捻、解块等多道工序,其中揉捻工艺尤为关键:匠人掌心与茶叶相触,以柔劲反复推揉,叶片在力道与温度的博弈中渐成紧结条索,茶汁渗出凝香,细胞破壁释放活性,终使香气清幽持久,滋味回甘绵长。这凝聚时光的匠心之作,正是古树茶能幻化出红茶、生茶、白茶等多元茶品的根基——同一片古树茶叶,在李艳美手中可循不同工艺绽放千般韵味。

近年来,茶叶市场竞争激烈,普通家茶往往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难以脱颖而出。李艳美另辟蹊径,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古树茶、大树茶资源,走出一条中高端茶叶发展之路,并注册了“亮山号”商标。她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从采茶到制茶,甚至是茶树的修剪,都要亲自到现场督促。古树茶在她手中化作“绿叶子变金叶子”的生动实践,更让“亮山号”茶香飘向全国各地。

以茶兴业,以茶富民。如今,“亮山号”已逐渐形成规模化发展且销量稳定。除古树茶的制作销售外,李艳美家还进行320亩台地茶生产,目前已形成红茶、白茶、生茶、绿茶四大品类。该产业年均带动5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预计2025年茶叶年产量可达6吨,年产值将突破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