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部门乡镇动态
三年驻村路 一生乡土情——我在大寨村的驻村印记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0日 08:20 浏览:[] 作者:张华雪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2022年3月2日,我背着行囊,从施甸县农业农村局来到甸阳镇大寨村,以一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的身份开启了与这片土地的深度对话。转眼间,三年时光如村口潺潺流淌的溪水般悄然逝去,回望走过的路,那些翻山越岭的足迹、与村民围炉夜话的温情、见证村庄点滴变化的欣喜,早已化作心底最珍贵的记忆。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贴近民心

驻村伊始,我深知唯有扎根泥土才能读懂乡村。三年来,我走遍了大寨村11个村民小组的沟沟坎坎,访遍了全村573户农家。崎岖的山路记录着我的足迹,农户的火塘边回荡着我的问候。这里的乡亲们善良、热情,总把家里最甜的瓜果塞进我手中,用最质朴的语言诉说着生活的喜忧:干旱时节的灌溉难题、独居老人的孤寂眼神、留守儿童对远方的思念……这些声音让我深知,驻村工作不仅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用情用力为村民纾困解忧的“零距离”。


以实干破解难题,用担当守护希望

面对村民的急难愁盼,我始终秉持“群众事,无小事”的信念。2022年底,位于莽中寨龙王庙高标准农田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项目沟渠因暴雨塌方了两段,导致下游400多亩耕地面临无水灌溉的困境,我与“村两委”两次实地查看塌方情况,并制定抢修方案,多方协调资金与施工力量,顶着烈日与村民并肩奋战。2023年2月22日,当清流重新涌入干涸的田地时,老乡们紧握住我的手说:“这水淌进地里,更淌进了咱心里!”

在摩苍林场环境整治中,我们直面“脏乱差”的顽疾,组织党员群众清理垃圾,争取县农业农村局支持安装文明标识牌11块,通过“水墨施甸”公众号和抖音平台发起“你带我带大家带,摩苍美景天天在”的公益视频,倡议到摩苍林场的游客不乱扔垃圾并将垃圾带走。如今的摩苍林场,绿树掩映着小道,鸟鸣替代了往日的抱怨声。


以微光照亮角落,用温情滋养心田

自费为大庙自然村张大妈送去米面粮油;为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给孤儿阿龙策划难忘的16岁生日,小龙那句带着哭腔的“谢谢雪姐”让我瞬间泪目;帮八旬老人尹大爷做完生存认证后,他执意将一个橘子塞进我手中;和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劳动,乡亲们教我辨识山间的野菜,带我采摘雨后的菌子;在村小学普法课堂上,孩子们高举着手臂抢答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点的问题,童声清脆如林间雀鸣…… 这些瞬间让我懂得:振兴路上,一袋菌菇、一盏热茶、一次陪伴,皆是联通党心民意的桥梁。


三年驻村一生情,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今,驻村工作即将画上句号,但大寨村早已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第二故乡”。春看山花烂漫,夏采雨后菌菇,秋收金色烟叶,冬围火塘话家常,四季轮回中,我与乡亲们早已是共担风雨的“一家人”。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我很荣幸能成为这条长跑路上的“一棒”奔跑者。未来的大寨村,必将在产业升级、生态宜居、文明善治的康庄大道上,谱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