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好村民的大事小事,解决好烦心事忧心事,近年来,由旺镇永福村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三人调解小组”和“治保委员会”两支队伍为保障,蚕桑、种业、蓝莓“三个产业”为支撑,不断夯实乡村社会治理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一心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
在由旺镇永福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杯热茶、一句问候,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倍感亲切。随着APP、小程序的普及,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需要在手机上操作,这天村民杨艳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手续,看到她操作不太熟悉,工作人员便热情地打开手机,一步一步地教会她操作。
“永福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很周到,每次来办事都感觉很温暖,这里就是我们解决困难的第一站。”施甸县由旺镇永福村村民杨艳说。
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才能聚起人心,赢得认同,永福村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窗口了解群众诉求,建立待解决实事清单。清单建立起来后,马上付诸行动,以党群服务中心为着力点,牵手13个村民小组,开展“1+13”联建,以理论宣讲、学习政策、开展培训、解决纠纷、办理业务为切入口服务好群众。
在农村,邻里之间难免会遇到纠纷,在永福村“三人调解室”,带着矛盾忧心忡忡而来的村民,在党总支书记、老党员、村民小组长组成的“三人调解小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调解下,总能高兴地握手言和。
“自‘三人调解室’成立以来,调解了大大小小的30多件矛盾纠纷。近10年,没有社区群众到县级以上部门信访,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施甸县由旺镇永福村党总支书记张自明说。
为了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永福村不断推进网格化管理,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在村组干部和党员队伍中采取推选的方式,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9人组成的治保委员会。
“我们利用广播、入户讲解、街天宣传、墙体文化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积极开展重点区域巡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施甸县由旺镇永福村治保委员会成员杨丹青说。
在永福村党总支的引领下,一幅乡风文明、产业发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在永福村徐徐展开,全村群众齐心协力发展种业、蚕桑、蓝莓产业。为更好带动村民发展产业,村里成立了由党员、致富带头人、本土专家组成的农业技术志愿服务队,深入产业一线指导群众、服务群众。
永福村村民丁自平从1982年便开始养蚕,作为村里第一批通过养蚕致富起来的带头人,他不仅自己养蚕,还帮助村民共育小蚕。
“我帮农户育蚕育了接近20年了,育蚕认真负责,这两年来我这里育蚕的越来越多,每年都有150余户群众来我这里育蚕,今年到现在已育出680多张,一年要育1000多张。我的职责就是服务好蚕农,为蚕农减少蚕病贡献自己的力量。”施甸县由旺镇永福村农业技术服务队成员丁自平说。
目前,永福村现有桑园面积720亩,养蚕农户350户,2023年养蚕量3000余张,实现农业产值700余万元,户均增收1.96万元。2023年加工销售蚕丝被4000余床,销售收入达460万元。
“我家加工蚕丝被30年了,主要销往保山、德宏、昆明以及省外的四川、浙江、福建等地。2023年,我家加工蚕丝被1000多床,总产值120余万元。”施甸县由旺镇永福村老字号蚕丝被加工店店主张耀芳说。
除蚕桑产业外,永福村还种植两用核不育系水稻400亩,实现产值200万元。2021年10月,施甸县数字蓝莓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落地永福后带动群众实现务工增收460万元。
党建“沉”下去,把服务“提”起来,“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通过努力,永福村社会稳定和谐、产业兴旺发展,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村庄实际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子,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下一步,我们永福村将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团结一心、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不断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奋力谱写永福村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施甸县由旺镇永福村党总支书记张自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