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部门乡镇动态
施甸县尖山村:后进村的“123”蝶变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6日 15:15 浏览:[] 作者:刘剑锋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2023年,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尖山村党总支先后获“保山市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施甸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很难想象,2022年还被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短短一年时间,通过党建引领、干群一心,实现“后进”变“先进”的突破。2023年尖山村集体经济52.83万元、同比增长42.43万元;党组织领办的施甸县振丰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收益超10万元,向291户社员分红31040元。

强党建:凝聚“一”股合力

上下之益,在能相济。尖山村党总支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以党建引领奋斗合力,在建强党组织过程中扬优势、补短板、促发展。一是修炼内功、提升能力。通过主题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凝聚村“两委”队伍、驻村工作队伍、村民小组队伍、党员队伍“四支基层队伍”力量,开展发展大讨论、政绩观大讨论、绿美家乡我有责等活动,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确立党总支书记是村“两委”头雁、驻村第一书记是驻村工作队头雁、村民小组长是群众头雁、党支部书记是党员头雁,在为民服务、履职践诺、干事创业上勇担当、做表率。二是交流经验、补齐短板。尖山村党总支与施甸县海明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以开展一次理论学习、开展一次专题讨论、培训一项专业技能、开展一次直播带货实操演练“四个一”为主题,实现理论共学、问题共研、技能共促。

兴产业:做强“两”片叶子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是做优烟叶产业。尖山村烟叶种植面积543亩、烟农28户、收购合同72000公斤,按摆榔乡2023年烟叶收购均价34.94元/公斤计算,烟叶产业助农增收251.568万元、烟农户均增收89846元。为提升烟叶烘烤品质,协调专项资金建设尖山村烤烟新能源电能烤房项目,进一步做优烟叶产业。二是做强茶叶产业。依托尖山村1360亩生态茶园、617亩古树茶资源,通过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茶叶种植合作社,每年收购248户社员鲜茶叶超10吨、制作成品茶叶超2吨、产值30余万元,打造了“道酬农庄”“舌韵尖山”“金色摆榔”等品牌,依托云南中烟消费帮扶,产品远销昆明、广州、郑州、沈阳等地。

促治理:推进“三”治融合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基层治理要顺民心、聚民心、暖民心。一是健全乡村自治机制。健全村民代表大会、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委职责,提升尖山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完善修订村规民约,以“小村规”撬动“大治理”。二是优化乡村法治环境。依托云南润霖律师事务所,成立尖山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与徐荣华律师合作成立“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工作室。2023年开展普法“火塘”会、小组会20余场次1000多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起,为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援助10次。2023年尖山村2户家庭获得农业农村部和司法部颁发的“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三是提升乡村德治水平。积极推行“一约四会”制度(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成立巾帼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人居环境提升队等群众组织10支队伍,依托尖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开展靓丽庭院最美家庭、孝老爱老最美家庭、教子有方最美家庭创建评比活动,2023年尖山村1户家庭荣获云南省“绿色家庭”称号。

抓党建、建强组织堡垒;抓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抓三治,提升治理水平。从决心到举措,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开花,尖山村完成从“后进村”到“后劲村”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