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暑期教育帮扶施甸系列活动纪实
艺术浸润乡土 青春赋能振兴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09:16 浏览:[] 作者:钟逊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教育帮扶促振兴”号召,2025年暑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整合艺术、科技、心理等多学科资源,组织多支团队赴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开展教育帮扶活动。通过“艺术送教”“AI体验”“心理护航”等创新形式,助力乡村教育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艺术与传媒学院“送教下乡”:以美育滋养乡村文化根脉

7月6日至12日,艺术与传媒学院余敏副教授带领团队到施甸县由旺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系统化音乐课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深化校地美育合作。

送教团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心的课程设计,围绕声乐基础、合唱排练、音乐赏析三大模块,开展14场教学活动。刘军老师的《童声合唱团如何进行趣味练声》课程,通过趣味化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发声方法,从气息控制、音准节奏到声音共鸣实现系统性提升,推动学生摆脱“喊唱”习惯,建立规范的声乐基础;杜群老师的《聆听中外经典钢琴曲》课程带领学生赏析古典、浪漫时期经典作品,拓宽多元音乐视野;刘月潭老师的《音乐世界的奇幻冒险》以互动化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助力音乐学习的延伸;合唱排练中,《水墨施甸》《善洲爷爷》等本土曲目将乡土情感融入艺术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合唱是倾听的艺术”,让学生从“技术演唱”迈向“情感共鸣”。

活动中,学生通过科学训练,在气息稳定控制、音准节奏精准感知、声音统一共鸣等方面进步显著,为合唱表演奠定扎实基础。在多首曲目的排练中,学生逐步掌握声部协作技巧,合唱的层次感与情感表达力大幅增强;同时,学生接触到课本外的多元音乐风格,有效拓宽审美视野,提升对音乐的兴趣。很多学生课后主动学唱乐谱,展现出对音乐的持续探索欲,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为延续活动成效,推动乡村音乐教育持续发展,地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和施甸县由旺镇中心小学还计划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未来将搭建线上教学平台,每月开设直播课;设立“音乐作品云展厅”,在网上展示学生作品,并定期组织校际教研沙龙,推动乡村美育可持续发展。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为施甸县由旺镇中心小学注入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更通过“专业师资+本土内容”的创新模式,为乡村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未来,依托校地长效合作机制,将持续为乡村艺术教育赋能,助力培养具有艺术素养与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学子。

夏心续梦支教团:以“AI+心理”护航青春成长

7月15日至23日,地大夏心续梦支教团连续第四年奔赴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联合北京师范大学育云队在施甸二中开展“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活动,聚焦心理健康与人工智能教育,为高三学子减压赋能。

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为利用人工智能“协助消除获取学习机会和资源的障碍,补齐教育短板,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夏心续梦团队在施甸二中启动“AI向未来”体验营。支教队员借助高清图解、沉浸短片与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人工智能概念、产业场景与操作逻辑,并示范如何运用提示词精准驱动大模型完成创意写作、图像生成等任务,随后组织现场竞速赛,让学生在真实调用中感受AI生产力,激发数字时代的新质学习力。

活动以“理论—实践—竞技”三阶递进,队员先拆解提示词逻辑,学生随即上手生成文本与图像,现场调试迭代,熟悉AI运用方法。比赛命题“奋斗者的勋章”令AI作诗,“青春的调色盘”命其作画;诗意与色块同屏交锋,不断迭代,文字的温度与像素的张力相互印证,既让奋斗精神可视可感,也让青春的万千色彩拥有了可朗读、可分享的全新载体。

火把映夜,青春淬火。为纾解高三学子备考倦意,升腾奋进志气,7月19日火把节当晚,支教团与学生共同策划“青春焰聚·二中燃夜”篝火晚会。夏心续梦与育云队队员共同指导排练晚会节目,通过电影片段表演、歌舞表演等释放学生压力,师生围火打跳,共叙情谊。

高三备考阶段,焦虑与迷茫交织成学生心头的双重迷雾。为精准驱散疑云、科学锚定航向,7月20日,施甸二中举办第二届心理健康文化节,夏心续梦与育云队各设5个摊位,共10个摊位,融心理科普、表达训练、生涯导航、非遗手作与资助政策于一体,以美育人、以体强心、以德铸魂,为青春定向,为梦想蓄力。

“觉察·OH卡”“灵感·拼贴诗”等活动引导学生把朦胧情绪外化为可见符号,在自我对话中探微内心;“价值观保卫战”“绘制未来”借助角色博弈与愿景画布,将抽象生涯转译为可触图景,锚定职业坐标。针对学生经济顾虑与志愿盲区,现场专设助学贷款、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等政策解读摊位,以案例、数据与互动问答打通信息堵点,护航每一个“不敢想”的梦想。

为深入了解二中学生的真实生活,在支教活动最后阶段,团队还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为学生们送去温暖与关怀,也为支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家访过程中,支教队员秉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与学生及家长面对面交流,细致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学习困难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方面情况。

通过深入沟通,队员们不仅能更精准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和帮助,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温暖,增强了学习信心和动力。支教队员表示,将以此次家访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支教方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教育服务,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此次系列活动中,夏心续梦团队既展现出专业优势,又实现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对接,更探索出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未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夏心续梦支教团将持续探索“支教+”新模式,积极投身偏远地区教育事业,以青春力量助力西部教育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