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沪滇协作】沪滇帮扶暖人心 医路同行护安康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1日 09:02 浏览:[] 作者:瞿科楠 段茸茸 朱庆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跨千里续深情,携山河以致远。多年来,上海闵行区始终怀揣 “用心用情用力” 的初心,以医疗帮扶为纽带,为施甸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今年,闵行区再次选派三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分别进驻牙科、康复科和慢病防治科,开启为期半年的定点帮扶工作,让老百姓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牙科诊室,闵行专家带来的微创拔牙、美学修复等新技术,解决了当地患者长期困扰的口腔难题。专家不仅手把手带教本地医生,还开展口腔健康科普讲座,从诊疗技术到健康理念全方位提升科室能力。

康复科里,针对偏瘫、术后康复等患者的个性化训练方案逐步推广,闵行专家引入的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先进技术,让许多患者重新找回生活自理能力。

“我觉得这边环境挺好的,四季如春。最近全国都很炎热,云南的天气就非常凉爽,很适合居住和养生。”

初到施甸,宜人的气候便给马佳淇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让她更为认可的,是施甸县人民医院康复科的专业实力。“施甸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技术和专业知识也非常过硬,设备也挺齐全的。相对来说,我可以把在中医方面学习的技术和手法分享给他们,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云南这边的病例可能没有上海多,我可以尽量把上海常见的病例分享给大家。”

谈及科室氛围,马佳淇的评价充满暖意:“康复科的氛围非常融洽,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关系都很好,工作氛围也特别舒服。大家是一个团队,工作相互配合默契,对待患者的态度和服务都很贴心。”

从气候宜居到团队专业,从技术交流到氛围融洽,马佳淇眼中的施甸,既是舒适的生活之地,也是携手共进的工作平台。

慢病防治是施甸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闵行专家结合当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发特点,制定规范化诊疗流程,建立患者健康档案,通过定期随访、用药指导等方式,将慢病管理关口前移。更重要的是,专家们把 “授人以渔” 作为帮扶核心,通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专题培训等形式,毫无保留地分享临床经验和诊疗思路。

“6个月的时间虽短,但结下的友谊、搭建的桥梁会一直存在。无论何时,上海相关部门都能通过个人或官方渠道提供长期支持。尤其慢病防治需持续提升人员能力,援滇工作会一直延续,沪滇情谊也不会褪色。我们因援滇而来,早已亲如一家,生活工作中相互扶持。愿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共同努力进步。”上海市闵行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梁彤彤说。

从设备捐赠到技术传授,从人才培养到学科建设,闵行区的医疗帮扶从未停步。一批又一批专家带着责任与温情而来,为施甸县人民医院培养了一支 “带不走的医疗队”。如今,施甸县的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本地医生成长为学科骨干,百姓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通过专家的帮扶,我们医院能为当地老百姓解决更多疑难杂症,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医院水平的医疗服务。”施甸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润说。

山海相隔,情谊相连。闵行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口帮扶的初心,让健康之花在施甸大地绚丽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健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