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南京晨报少年公益“三颗种子”研学旅行团走进云南施甸县何元乡,在这座“全国地质文化乡”开启了一场触摸远古生命的研学之旅。三十多名少年及家长,以地质锤为笔,书写自然探索的科学篇章。
研学团首先参观了施甸县独具特色的“化石馆”。馆内珍藏的各类化石,仿佛穿越时空的信使,向人们诉说着地球亿万年的沧桑巨变。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在为研学团队讲解施甸文化的同时,也为人们揭开了化石的神秘面纱,引导他们初步了解了海林檎的基础知识。随后,研学团成员们满怀期待地前往化石挖掘现场,亲身体验挖化石的乐趣。大家一手拿着印有海林檎化石种类的彩页,一手持地质锤,“按图索骥”地在岩层中搜寻,每当发现一块化石碎片时,都兴奋不已。
此次南京晨报少年公益“三颗种子”研学旅行团走进施甸地质文化乡,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与实践机会,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种子。当文化传承、自然探索与公益实践的嫩芽在施甸破土,这场跨越亿年的对话,正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科考力量。
“今天在施甸县何元乡的研学之旅,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海林檎的地质知识。在发掘化石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神奇的化石,让我感到十分惊叹。这一次的研学之旅,我收获颇丰。” 南京晨报少年公益“三颗种子”研学旅行团成员王诺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