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施甸新篇章。
“身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深知自身肩负的责任重大。在产业发展方面,除了推进现有的项目,还计划深入调研,引入黑猪肉牛养殖产业,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同时,挖掘本地茶叶种植潜力,从优化种植技术、提升茶叶品质到拓展销售渠道,全方位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助力村民增收。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施甸新篇章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县政协委员,施甸县万兴乡中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常俊说。
“下一步,我将深入贯彻‘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摸清群众需求基础上,通过精准指导、分类培训、实地走访等方式,掌握第一手信息,为群众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为破解基层农业发展难题建言献策,重点围绕‘林下经济、种业发展’等主导产业培育,现代农业发展,人居环境巩固提升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把意见、建议提在‘关键处’,真正把政协委员履职变成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县政协委员、施甸县仁和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职工董国武说。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将宣传落实好此次大会精神,全力以赴地抓好产业发展,坚持不懈地抓好乡村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与全村人民一起努力,为实现清河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而不懈奋斗。”县人大代表,施甸县老麦乡清河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建客说。
“作为乡村支教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立足乡村实际,探索课堂教学及课后服务的多样化手段,推进内容和方法的持续优化创新。二是针对学生需求,继续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与高校对接、开展社会爱心人士助学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品格培养。三是链接前沿教育理念及工具,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与本地教师共同进步。为助力乡村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我们支教者的应有贡献。”列席人员、施甸县水长乡小官市小学美丽中国教师杨硌说。
“作为一名驻施项目负责人,我深受鼓舞,对施甸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接下来,我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抓重点,保生态,在‘两污’综合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施甸河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施工中,担负好建设主体责任,持续践行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项目实施到位,见成效。二是抓质量,保安全,提升企业品质。将党建安全环保质量一体化工作贯穿于项目生产全周期,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三是抓工期,保长效,打造企业品牌。科学规划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并投入使用,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企业力量。”列席人员、中交一公局西北工程有限公司施甸项目经理徐双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