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施甸县:“科普+普法”双擎驱动纵深推进普法宣传教育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30日 08:59 浏览:[] 作者:李荣富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今年以来,施甸县科协始终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五类重点人群,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坚持“科普+普法”双擎驱动,有形、有感、有效纵深推进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用好科普大篷车 开展流动式普法

充分用好施甸县科普大篷车“小型流动科技馆”,深入学校、机关、社区(村)、乡镇、企业、医院、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开展“科普+普法”宣传教育,让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依托科普大篷车共开展科普和普法宣传教育21场次,展出科普和普法展板、展具240块(件)次,发放科普和各类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书籍)5200余份(册),展示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表演15场次,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普法教育,共受益群众达27511人次。


用实科普主阵地 开展固定式普法

充分用实善洲林场等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姚关镇等科普小镇、五楼社区等科普示范社区、太平中学等科普示范学校等主阵地,大力开展“科普+普法”宣传教育,全面普及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充分用实县三中、旧城中心小学、太平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学校科技馆和科普场所,免费向全县各学校、学生开放,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了解、认识、走近科学和接受普法宣传教育的固定学习平台,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截至目前,全县中小学科技馆和科普场所共接待各学校学生参观、体验、学习23700人次。充分用实13个乡镇农函大分校培训平台,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融入法律法规知识,着力提升群众的法治知识和法律意识,目前全县已开展农函大培训13期600人次。


用活科普新媒体 开展灵活式普法

充分用活“互联网+”传播媒体优势,采取线上宣讲等灵活便捷方式,用活“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将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微视频等内容在施甸科普公众号、就业直播间、微信朋友圈等开展“科普+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0余次,定期或不定期向群众发送科普和法律法规知识20余条(次),使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在线上动起来、活起来、飞起来,让群众了解、学习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更加灵活、更加便捷、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