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施甸县科协始终关注“一老一小”特殊群体,以社区、中小学为主阵地,坚持“一落实两聚焦”措施,大力开展科普宣传,着力提升“一老一小”科学素质水平。
落实“主责” 做实“精准科普”
认真落实科普宣传牵头协调这一主体责任,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方式,整合部门资源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联合行动,精准推进“一老一小”科普宣传工作,不断提升“一老一小”科学素质水平。积极耕好挂钩“责任田”,率先落实挂钩责任,以入户走访乡村振兴联系户和留守儿童挂钩户为契机,及时将健康防护、食品安全、防溺水、防电信诈骗等科普知识送进联系户和挂钩户家中,切实提高“一老一小”挂联对象的科学素质。
聚焦“一老” 做实“银龄科普”
针对“一老一小”中的老年人群体,以社区(村)为科普宣传主阵地,大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依托科普大篷车和老科协、老年大学、科普志愿服务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银龄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升老年人科学素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创新“银龄科普”模式,利用手机网络、新媒体搭建“微课堂”及“直播课堂”,向老年人开展科普宣传,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老年科普。针对许多老年人不会上网和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诸多不便的问题,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联合电信部门、老年科协、老年大学等部门,实施“银龄跨越数字鸿沟”专项科普培训行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享受科技便利,目前受众老年人达5000余人次。针对不方便走动的特殊老年人,主动上门开展解忧、解烦、解闷、解难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打造“特色服务+科普”模式,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需求,有效提升特殊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聚焦“一小” 做实“朝阳科普”
针对“一老一小”中的青少年群体,以校园为科普宣传主阵地,以科普大篷车和县三中、旧城小学等校园科技馆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科普宣传活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营造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共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宣传活动12场次,发放《防溺水》《野生菌的鉴别方法》《食品安全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粘贴《云南省食物中毒防控宣传海报》等100多份,展出科普展板和体验展具210块(台)次,演示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表演12场次,开展科技知识、食品交通安全小常识、防溺水等讲解5场次,受众学生达9188人。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依托科普大篷车,联合447名返乡大学生组成科普志愿服务队,分别深入甸阳镇幸福社区、仁和镇张家村、酒房乡摆田村等111个社区(村),对留守儿童开展科普培训和宣传活动,助力“双减”,着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不断助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