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施甸县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将闲置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盘活存量废弃的工矿用地,将废弃矿山土地资源变“废”为“宝”,复耕成耕地、林地和草地,让废弃工矿用地“再度逢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2024年以来,施甸县在全面梳理了废弃矿山后组织实施了5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复垦面积种植完成率87.07%,5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预计7月底将全部完成外业施工,8月份将加快推进项目的验收工作。项目完成后预计产生经济效益约3.17亿元,将为助力施甸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项目的实施,施甸县昔日矿山“伤疤”正慢慢愈合,将逐步实现“披绿生金”。
“废弃的矿山荒了很多年,满目疮痍既影响村子形象又浪费了土地资源,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之后,昔日废弃矿山正逐渐变成沃土,这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目前恢复出来的耕地种植的玉米看过去已经长得绿油油的,让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木老元乡哈寨村村民阿利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