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事无小事,一头猪、一只鸡都是群众日益守护的宝贵财富,关系到群众一年的生计和发展。大力支持和发展畜牧养殖,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三农”,云南省保山猪科技特派团坚持在基层一线解民忧、抚民情、帮民困,做养殖农户的“贴心人”。
雨中送药解难题
“这是土霉素注射液,这是伊维菌素阿苯达唑预混剂,这是可溶性粉盐酸多西环素,这是健胃散······”近日,院子里一个身着雨衣,额前头发湿漉漉的年轻人正在焦急地跟农户交代着什么?雨帽掀开一看,原来是返乡创业大学生、新海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海彪在给农户指导养殖用药。头几天,张海彪到养殖户家了解养殖情况时发现,养殖户们不善于使用消毒药品,对动物疾病预防抱有侥幸心理,加上雨季这段时期生猪易出现消化道疾病。于是张海彪和特派团负责人协调兽用消毒药,冒雨挨家挨户去做动物疾病预防和药品发放,前后服务了22家养殖户。
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特别感谢县畜牧中心杨志忠老师对我们养殖户的大力支持,还经常免费为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我们养殖的猪、牛、羊生病了,不管多晚,只要一个电话过去,杨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在电话上指导,解决了我们养殖上的许多技术难题。”施甸县太平镇乌木村肉羊养殖户张学丽高兴地夸赞道。杨志忠自1987年参加工作,专注于将畜牧科技普及到每个角落,致力于项目的实施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黄山羊新品种的培育上倾注了心血。推动青贮玉米和巨菌草的种植及青贮技术,为养殖业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自2021年起,先后荣获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的称号,并成为云南省施甸县保山猪科技特派团的重要成员。在他的指导下,30个肉羊养殖场和4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拔地而起,25户黄山羊新品种培育户也得到实质性的帮助,他不仅传播了惠民政策的福音,更提供科技咨询的贴心服务,真正做到为民排忧解难。
当好服务群众的“暖心人”
“部位要准、穿透要快,用刀要稳······”漆黑的夜晚,大雨瓢泼,手电筒下的防疫服显得格外耀眼,在太平李山村生态黑猪养殖示范基地,保山猪科技特派团成员赵家鼎正在指导合作社开展仔猪去势技术。赵加鼎,保山市种猪场副场长、保山猪科技特派团成员,2001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保山猪保种保护及推广利用工作至今。科技特派团保山黑猪特色产业项目实施两年来,针对养殖疫病风险高、生产性能低、成本投入高、品牌价格优势不明显及养殖户观念落后、管理粗放等现状,赵加鼎积极制定技术方案、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帮扶合作及采取线上、线下服务方式,统一保山黑猪选种选配、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技术措施,降低广大养殖户饲养成本风险,提高农户的养殖效益和积极性。
目前,在特派员项目带动下,经过所有特派员共同努力,施甸县保山黑猪特色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前来咨询、洽谈、合作的企业、客户、农户越来越多,保山黑猪特色产业也将成为施甸县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
下一步,保山猪科技特派团将持续开展好养殖技术上门服务,切实为养殖合作社、农户办实事、解难题,为实现产业增收、群众受益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