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清廉云南建设施甸行动】施甸以清廉村居建设擦亮乡村振兴廉洁底色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2日 08:58 浏览:[] 作者:严琰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现在我们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办什么客、办多少桌、上多少道菜,都得按我们村里‘红白理事会’规定的来,并提前进行报备。”近日,面对前来走访的施甸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仁和镇菠萝社区村民李某说道。

作为市级清廉村居示范点之一,菠萝社区将村规民约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载体,围绕干部作风、清廉建设、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制定村规民约,并选聘村内一些德高望重、做事公道的群众担任村级廉情监测员,对社区群众是否遵守村规民约进行实时监督,不断拓宽延伸监督渠道。

今年以来,施甸县纪委监委以清廉班子、清朗民风建设为切入口,坚持把监督向基层延伸、把规范权力运行向基层压实,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创建,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擦亮乡村廉洁底色。

县纪委监委统筹县乡两级力量,梳理乡村振兴领域中责任部门、关键人员,理清监管制度、廉政风险点,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清单”,推动职能部门强化监管,督促乡镇财政所、项目办等职责部门对涉及乡村振兴的项目工程、资金拨付等重点领域开展廉政风险自检自查,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督,扎紧规范权力运行的笼子。

“我们牵头联合镇财政所、村代管中心等部门对全镇20个村(社区)256个村民小组的集体‘三资’进行专项清理清查,对发现问题下发整改通知,督促整改完善制度。”仁和镇纪委书记介绍,在对村集体“三资”开展专项整治中,规范村集体固定资产入账登记41.5万余元,督促集体资金及时入账2.6万元。制定了《仁和镇村(社区)“三资”管理制度》《仁和镇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强化村集体“三资”监管,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在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中,我们通过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将群众急难愁盼纳入2大类20项监督服务事项清单,指导群众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登录,在平台上反映诉求。今年以来,共收到群众诉求74件,已全部在规定时间办理回复。”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同时,县纪委监委把村(社区)干部廉洁履职教育作为“必修课”,建立村干部廉政档案和数据库,绘制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让小微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从源头拧紧廉洁“总开关”。

在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中,县纪委监委依托人文景观、自然风景、党建和乡村振兴示范点等资源特色,以“一村一品”为切入点融廉入景,以书画、警句、格言、楹联等形式将廉洁文化内容融入乡村广场、文化墙、宣传栏。如在万兴乡以“传承杨善洲精神,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为主题,建设清廉文化广场。在姚关镇依托“一湖、一山、一水、一廊、一亭、一叶、一花”自然景观打造廉洁文化主题公园,不断营造清廉文化建设氛围。

“乡村振兴,廉洁先行。县纪委监委将继续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定位,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继续深挖廉洁文化元素,创新基层监督机制,不断夯实清廉基础,全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