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查,施甸县仁和镇某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某,在未经村民小组集体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开挖小组集体砂石100余立方米,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施甸县纪委监委通报了查处的1起侵占农村集体“三资”问题典型案例。
为持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施甸县纪委监委选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小切口,精准监督、联动监督,推进乡村振兴领域痛点难点问题整治。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级监督重点村(社区),施甸县纪委监委将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作为重点,建立“清单式”“联动式”“闭环式”监督机制,紧盯基层权力事项廉政风险较高的关键环节,制定《施甸县村(社区)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指导手册》,明确“正面+负面”清单,为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划出“红线”。施甸县纪委监委督促村(社区)干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要求其对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实行全程阳光操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有效堵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漏洞。施甸县纪委监委建立“1+5+N”监督联动机制,采取部门互动、室组联动的方式,加强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协作配合,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群防群治的村级监督网。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施甸县纪委监委建立问题清单,一对一下发出整改通知,要求相关县级职能部门、乡镇、村(社区)对照反馈问题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措施,逐条逐项整改落实,实行销号管理,并要求乡镇纪委和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施甸县纪委监委联合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清查核对各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界定产权并公示公开。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推进村级事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