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施甸县人民医院在保山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疗队指导下对一名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展开救治工作,开创了施甸县人民医院首例大脑深部病损切除术。在多学科共同协作下,目前该患者术后意识恢复,病情好转,中枢神经感染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张先生,64岁,因“反复发热1周,意识障碍伴左侧肢体无力1天”急诊收住重症医学科。患者入院后通过绿色通道,完善了颅脑CT、核磁共振检查,考虑为右侧大脑颞叶、深部岛叶及脑室多发占位性病变,伴严重脑水肿,脑中线结构偏移。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出现脑疝,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保山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疗队队长杨尚斌医师联合重症医学科、耳鼻喉头颈外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经多学科讨论,医疗团队迅速对该患者制定了相应的救治方案,经严格联合抗感染、脱水降颅压及脑细胞保护治疗一周后,为患者实施了多学科联合手术——“右侧颞、岛叶及脑室壁多发占位病变切除,侧颅底修补重建术、去骨瓣减压术,乳突根治、经乳突脓肿引流、经耳颅底修补术”。经过6小时的通力协作,患者脑部脓肿全部切除,原发耳部脓肿切除并引流,术中出血量仅300ml,术后患者转危为安,转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经过医疗团队通力协作及精心治疗,患者意识障碍明显好转,顺利脱离呼吸机并拔出气管插管,左侧肢体偏瘫逐渐恢复,各项感染指标恢复正常,目前患者已转出重症医学科进行后续治疗。
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为县域内脑肿瘤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带来了福音,也预示着施甸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难度、高危手术的新突破,技术领域再次跃上新台阶,有效填补了县域内此类手术的空白。施甸县将以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为契机,用好“身边”的资源,不仅将对口支援专家技术“引进来”,还要将技术“扎下根”,做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提升,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