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陶艺课在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文昌楼五楼开讲。来自保山学院美术馆馆长何奎教授等一行6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陶艺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赵润老师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活动当天,200余名学生怀着对非遗文化的好奇与热情,聚精会神地聆听赵老师的讲座。赵润老师从陶艺的起源讲起,详细介绍了陶艺的历史演变和技艺传承。他提到,陶艺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各个时期,泥塑艺术不断演变、创新,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传递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后,赵老师现场展示了陶艺的制作过程。他精选了优质的陶土材料,通过揉捏、塑形、雕刻等手法,将一块块普通的泥土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捏出了形态各异、生动可爱的泥塑作品。整个课堂热情洋溢,每个人都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感受着陶艺的魅力。何奎教授欣赏着学生的作品,开心地说,指尖上的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更能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并产生热爱与兴趣。他表示,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的特色办学方向与保山学院艺术课题研究方向一致,院校合作一定会促进双方教育质量的提升。
最后,大家在文化长廊参观了赵老师烧制好的陶艺作品,一件件精美展品让学生啧啧赞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它能走进我们校园让我觉得美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高一年级学生杨舜宗说。
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今后将多举办些类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学习机会,传承非遗文化,提升学校品位,开阔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