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银龄”专家到施甸调研指导地学旅游及地质文化乡建设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7日 15:16 浏览:[] 作者:黄聪 张文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3月1日至3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鄢志武教授(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专家、全国科普研学指导专家)、林启祥副教授(两位老师均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银龄专家)一行受邀带队莅施,先后到姚关镇、摆榔乡、何元乡、由旺镇、仁和镇开展地学旅游实习实践、地质文化研学课程设计等调研考察,有效推进了校地合作深度,促进了施甸县地质文化乡建设工作。施甸县委、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3月1日,鄢志武教授一行先后到姚关镇和摆榔乡调研了清平洞、火星山、野鸭湖、仙人洞等抗战文化和典型地质地貌等资源,听取了有关乡镇负责人的介绍,并提出地学旅游产业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发展的宝贵建议。

3月2日,调研组一行到何元地质文化乡和莽王村等化石核心产区,野外调研了何元乡特殊的地质构造、化石分布、化石种类等基本情况,并在娲女温泉考察了地热资源和温泉旅游开发情况,听取何元乡主要负责人关于地质文化乡筹建工作情况。

3月3日,鄢志武教授一行到施甸二中参观了地大(武汉)援建的科普长廊和户外攀岩培训基地,并指导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在地大(武汉)挂职干部张文军的介绍下,两位教授走在充盈施甸本土化石文化和地大科普元素的长廊上,激动地说,施甸二中独特的办学方式带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科普长廊的建设,不仅是一个直观生动科普和推广施甸化石文化的窗口,更是一本能够让青少年体验“移步万年”的地球演化历程的科普教科书。

随后,双方就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地质文化科普宣传等开展了深入座谈交流。鄢志武教授充分肯定了地方政府在地质文化乡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何元乡古生物化石分布呈现点多、面广,且化石种类丰富,建议立足“地质宝库”资源优势,用好“地质文化乡”的金字招牌,坚持“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基本定位,深化推动地质文化乡建设选点论证、调查评估、策划设计、产品开发及项目实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注重将高深莫测的地质科学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民间文化,向外界展现施甸独特的地质文化。

之后调研组就下一步带大学生来施甸开展地质实践教学、地质研学路线设计和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还对娲女温泉的提质升级提出了较好的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