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位于云南西部,古名勐底,傣语意为美丽的坝子。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不韦县,隶益州郡。南北朝(齐)时,改名不建县。隋朝,隶濮部。元至元十年(1274年)设石甸长官司,以坝南石鼓山取名,间为坝子,隶镇康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五月更名施甸长官司,隶永昌府,“施甸”一名始于此。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施甸巡检司。清顺治六年(1649年)裁巡检司、长官司,设施甸平彝州,州址在今仁和镇大石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裁州设永昌府分防施甸巡政厅,隶永昌府。1912年裁巡政厅设施甸分治县佐公署。1932年裁施甸分治县佐并入保山县。1962年12月1日,经国务院123次会议批准,建立施甸县,次年2月1日正式办公,隶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同年12月改属保山地区行政公署。施甸国土面积2009平方公里,地形平坦、三面环水,县内最高海拔2895米,最低海拔560米,年均气温17.6℃,降水量969.7毫米,相对湿度70%,全年无霜期330天,全年日照时数2193.7小时。施甸下辖13个乡镇139个村(社区)166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8万人,常住人口28.16万人,居住着彝、傣、回、布朗等21个少数民族3.14万人。全县耕地面积63.08万亩,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2020年实现21591户91170人全部脱贫退出,2021年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施甸,还是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的家乡。
施甸,是善洲故里。是“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的故乡,是杨善洲精神的发源地,“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杨善洲精神在这里传承弘扬,建成了杨善洲干部学院,是全国各地党员干部淬炼党性之所、净化心灵之地。
施甸,是稻母之乡。施甸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成功率达83.34%,年供种量占全国两系杂交水稻用种量的80%以上。2017年12月,获得袁隆平院士亲笔题词——“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2019年6月,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施甸,是地质宝库。施甸已发现5亿年前各时代各地层古生物化石门类10余类,尤其海林檎化石,被中外地质学家称为“中国海林檎的故乡”“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获批挂牌云南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
施甸,是高山硒谷。施甸拥有5万亩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土壤硒含量为国家标准的1.5倍,并通过全国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认定,是发展富硒产业的绝佳区域。
2023年,施甸完成生产总值105.37亿元,增长0.7%,其中:一产增加值29.2亿元、增长4%,二产增加值25.7亿元、下降14.4%,三产增加值50.47亿元、增长7.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67亿元(产业投资43.43亿元,占比53.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亿元,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增长4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5亿元、增长1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完成122.9亿元、119.8亿元,增长17.6%、7.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013元、15681元,增长3.9%、8.8%。
2024年,施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