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6-1-/2021-0608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姚关镇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1-06-08 |
文号 | 浏览量 | 1 |
“四个结合”,善洲故里换新颜
结合脱贫攻坚,夯实民族团结“新基础”。以“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的工作思路,结合姚关镇多民族混居的特点,按照“一户一分析、一人一研判”的思路,对少数民族聚居的陡坡村实施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总投资1796.82万元,从住房、人居环境、产业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全面改善少数民族聚居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完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了村村都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体育锻炼设施,惠及基层群众达4万人以上。
结合民俗文化,铸牢民族团结“新共识”。依托“歌舞之乡”“荷花之乡”等独特民俗资源,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传承、保护、弘扬和打造、发展文化品牌紧密结合。弘扬各民族经典文化及“杨善洲精神”;挖掘明朝邓子龙将军戍边文化,制定“镇姚所城”初步规划;整理制作布朗族歌舞、彝族歌舞等民族特色文化影集;开发“荷花节”、“山歌赛”、火把节打歌、对山歌等民俗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间的和睦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合旅游富民,增添民族团结“新动力”。以“民族团结+旅游+脱贫攻坚”为发展思路,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打造旅游扶贫示范点。投资6850万元完成建制镇示范项目,集镇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投资910万元完成野鸭湖旅游扶贫项目,培育农家乐、精品民宿、流动摊位、商品零售、小龙虾养殖业各20户,蔬菜种植30户,实现年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每年为当地农户增加旅游服务收入约46万元,通过旅游增收打牢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基础。
结合村庄整治,提升民族团结“新环境”。充分发挥“一事一议”作用,脱贫攻坚以来,以理事会牵头硬化道路8.6万平方米,架设人畜饮水管道11.8千米,建设活动场所12个。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制度优势,严格落实每月1日和15日“人居环境提升日”制度和“七个起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自我管理和发展的意识得到提高。各族群众和干部之间形成了相互理解、团结共事的氛围,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