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6-1-17_F/2017-1208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姚关镇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7-11-28 |
文号 | 浏览量 | 5 |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镇扶贫攻坚进程,现将我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执行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姚关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一)基本情况
姚关镇建设安置点2个,朱市冲安置点占地132.45亩,规划建设139套,其中90平方米30套,165平方米31套,180平方米78套,目前,完成安置房建设95套14640平方米,完成投资2046.67万元。基础设施部分:挡墙支砌6700立方米,完成投资180.90万元;土方开挖20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42.00万元;总计完成3817.77万元。姚关水镇小高层安置点征地128亩,计划建房360套,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修建性详规正在修改中。同时,按程序扎实推进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常退出189户737人,识别不精准予以退出(剔除)72户320人,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68户1787人,2014—2016年脱贫返贫70户296人,未脱贫213户810人。
(二)“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三年行动计划”任务
姚关镇三年行动计划任务:559户,其中建档立卡户498户,1910人;通过动态管理工作后,录入易地扶贫搬迁系统:2016年建档立卡户284户1157人;2017年建档立卡户78户343人。
(二)确定报名搬迁对象及协议
朱市冲安置点139套安置房已全部抽签认购,其中建档立卡户102户422人;随迁户37户154人。
姚关水镇小高层安置点计划修建360套安置房,报名搬迁认定198户800人。
县城小高层安置点建档立卡户报名搬迁认定31户117人。
县城分散安置3户10人。
以上所有安置点签订协议371份。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不能如期完成2016年搬迁入住
姚关镇原定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因多种因素取消3个,仅剩朱市冲1个,水镇小高层安置点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全镇计划搬迁建档立卡户498户1910人,目前,已落实搬迁建档立卡户324户1303人。其中,2016年建档立卡搬迁任务数为284户1157人,至2016年年末,动态管理后现有102户42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报名搬迁并签订协议,还差735人才能完成年度搬迁任务。
(二)安置房面积超标
朱市冲集中安置点规划建设139套,规划建设面积21855平方米,根据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规定,超标面积11305平方米;县城安置涉及建档立卡户4户13人,购房面积511.32平方米,按照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规定,超标面积186.32平方米。
根据政策调整,已做如下整改:一是大房换小房,朱市冲安置点内调整认购90平方米住房11户;原确认搬迁朱市冲安置点,后调整为县城小高层1户、集镇小高层20户,整改面积3045平方米。二是产权共享共建,与施甸县凯禾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享产权89户360人,整改面积4990平方米。三是规划商铺房,依托姚关旅游小镇及野鸭湖湿地恢复建设,规划商铺房,采取出让方式,让有一定经济实力农户自愿购买,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安置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减轻建档立卡搬迁户经济压力。
(三)收取农户土地征收成本费
由于镇财政困难,无法承担安置区建设用地征收费用,以确认搬迁户为依据,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向已确认搬迁朱市冲安置点的142户农户收取土地征收成本费244.30万元,目前依据相关政策不让搬迁户举债超过1万元红线标准,原渠道退还搬迁户127.60万元。
(四)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
目前,正在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搬迁对象底数不够精确精准,使得资金缺口无法详细核算。总体而言,姚关镇易地搬迁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10125.18万元,其中:征地资金994.43万元、项目前期费用247.0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72万元、房建主体工程6511.73万元;实际到位资金为5355.64 万元;剔除政策调整应补差资金1978万元;项目总缺口资金2791.54万元。
(五)产业规划未完成
此前,已按照“一户一策”制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措施,完成产业帮扶规划。当前,为扣好脱贫攻坚“第一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户,开展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对新调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能及时制定相应的产业帮扶规划。下一步,镇党委政府将围绕种植、养殖以及进龙头企业(施甸县好好饮品发展有限公司、中业农业责任有限公司、兰津有限责任有限公司、万头猪场等)务工等方式,同时围绕人社部门组织厨师、电焊工、农业、牧业的技能培训、鉴定,使建档立卡户的剩余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有序外出务工,实现增收脱贫的目的,因户施策制定产业帮扶规划,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扶贫项目推进工作
(一)陡坡村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
陡坡村整乡(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入注中烟对口帮扶资金10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
项目计划原址拆除重建151户;核桃抚育4000亩;养殖肉牛333头、肉羊308只、良种母猪592头;新建烤房群5座;新建村组道路4条,全长5.342公里;新建农用水池200口;排灌沟渠4条5.4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
产业项目肉牛养殖、肉羊养殖项目资金兑付完成,良种母猪养殖项目完成60.92%,剩余部分正在采购发放阶段,拆除重建项目完成89.4%,自建4户和兜底户12正在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太阳能路灯安装)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施工。
陡坡村整乡(整村)推进整族帮扶项目到位资金1030万元,拨付741.9万元,结余资金258.1万元。
(二)常规财政专项扶贫项目
1.2016年度第二批切块到县资金扶持产业项目—入注扶贫专项资金101万。
该项目大乌邑土鸡养殖已完成,资金拨付26万元;大岭岗石榴种植由于无法实施,县级已将75万元收回。
2.2016年度大岭岗村市级整村推进项目-入注扶贫专项资金20万。
该项目已按事业计划实施完成,资金到位20万元,拨付20万元。
3.2017年度精准扶贫入园大本事公司种植食用菌产业项目-入注扶贫专项资金36万。
该项目资金已使用26万元,县级收回10万。
4.2017年度第一批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入注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
该项目正在组织种猪、肉牛购买、验收,到位资金90万元,拨付84.4万元。
5.国开银行项目工作
姚关镇国开银行项目涉及富阳村、大岭岗村两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十个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投资3636.26万元,该项目已经开工。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调整后,资金政策不明晰,致使资金滞留过大,导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进度缓慢;
2、各级职能部门配合统筹不够,致使部门资金没有充分整合,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够。
3、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单一收入不稳定;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意见建议
1、针对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进入安置点顾虑较多的问题,再组织镇、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做宣传工作,对每一户建档立卡把政策宣传透,弄清楚贫困户不搬迁的原因,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面临的困难,使有意愿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积极搬迁;
2、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超标部分与施甸县凯禾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房屋产权共有协议书,待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后,根据自身意愿和条件,向公司回购房屋产权。
3、根据相关要求,通过乡镇实地调查所涉及地质灾害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必须搬迁进入安置点。
4、镇党委政府多次与镇内龙头企业沟通协商,先后与施甸好好饮品有限责任公司、施甸县兰津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公司打工,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收入。通过培植种养大户,引导养殖户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种养水平,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依托施甸县海立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养殖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