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6-1-10_C/2017-112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姚关镇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7-11-10 |
文号 | 浏览量 | 3 |
“这两年,实行垃圾集中收运处理,我最大的感受是‘清秀’。原来村里办一场客事,垃圾堆积如山,要么丢到河里臭哄哄的,要么到自家地里焚烧,现在垃圾车运走就无事啦,既干净,又省心。”在姚关镇河尾村村民杨彩菊高兴地说。
2015年,省级建制镇示范试点垃圾热解处理示范工程在河尾村落地生根。项目总投资425万元,建成垃圾热解处理厂1座,安装8t/d和2t/d的垃圾热解设备各1台,新建厂房1座,配套附属设施1套。并整合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项目,配备了垃圾车、垃圾斗、垃圾箱等许多垃圾收集清运设备。投入使用以来,有效解决了集镇、富阳、大乌邑、杨美寨、摆马、河尾、陡坡7个村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沿着施孟公路进入河尾村,湛蓝的天空下,村庄道路洁净明亮,两侧绿植郁郁葱葱,田边溪水清澈明净,缓缓淌入河流......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村内巷道常有老人闲说,小村一片静谧祥和的景象。
在河尾垃圾热解处理厂,保洁员李朝忠面对堆成小山的垃圾,正干得热火朝天,把建筑垃圾、死亡动物、可焚烧垃圾逐一分类。他告诉我们,垃圾厂每天处理10吨垃圾,虽然工作很脏很辛苦,但看着周围的环境好起来,心里很踏实。
2014年,姚关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全镇生态文明建设和巩固经历了长期的探索。最初,村“两委”与村民签订承诺书,生产生活垃圾禁止丢入河里,户长轮流到河面上监管。后面,在村“两委”带领下,群众日渐形成“日清扫、日监督”模式。直至蒜园与河尾垃圾热解处理厂建成使用后,全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运行。
目前,全镇实行“户集—村收—公司运输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受益村农户筹集垃圾清运管理费,每户年均60元,村“两委”定期收取交至施甸县润成村镇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镇、村、组三级环卫管理管护机制已然形成,门前水更清、路更净、天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