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6-1/20250210-00005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姚关镇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2-10 |
文号 | 浏览量 | 0 |
姚关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
——2025年2月8日在姚关镇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复会上
党委委员、政法委员 王春
各位代表:
我受姚关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镇人大主席团在上级的精心指导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与党委同向、与人民同心、与代表同行,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人大力量。
一年来,共召集人代会1次,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5次,选举姚关镇人民政府镇长1名,副镇长1名,任命副镇长3名,免去镇长职务1人,副镇长1人,人大代表2人。审查和批准2024年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镇政府工作报告、民政工作报告。专题调研1次,专题询问和代表视察各1次、工作评议2次,依法作出决定决议1项。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准人大工作政治“方向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镇人大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把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
(一)坚持政治引领,在思想上凝心铸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必修课”,组织镇人大代表和相关人员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积极参与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8次、党纪学习教育交流发言2次,引导人大工作人员和代表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使党的政治理论真正成为指导人大工作的思想武器。
(二)加强组织建设,在保障上强基固本。镇人大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在开展重要工作、组织重大活动前,及时向镇党委请示报告,充分征求意见建议,确保人大工作与党委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年向镇党委请示报告工作7次。聚焦人大主责主业,研究人大“三重一大”事项,组织召开了人大主席团会议5次,依法终止3名镇人大代表资格,补选1名镇级人大代表、2名县级人大代表,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员,确保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
(三)贯彻决策部署,在落实上倾心尽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镇党委提出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确定人大工作重点,做到党委有号召、人大就行动、落实见成效。一年来,镇人大通过组织代表实地调研1次,召开专题座谈会2场,收集并整理群众意见建议66条,聚焦项目规划、施工进度、质量监管等关键环节,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思源学校建成投入使用、蔗糖产业稳步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层治理效果显著,扎实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聚焦法治建设,发挥人大普法影响力
(一)配合上级立法调研。全面贯彻全市立法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配合上级人大开展立法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1次,搭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成以“1个领导小组、12个立法信息员、84个立法联络员”为组织脉络的立法民意征求网络体系,设置立法信息采集点77个,丰富民主立法新实践,确保地方立法民意征求直抵基层、直通一线。
(二)强化法治理论武装。利用周例会时间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52次,提升法治素养,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将《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知识列入镇人大主席团、人大代表联络站集中学习内容,提升代表法治素养。组织人大代表深入村组、企业、学校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4次,多样化普法营造氛围,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成普法新阵地。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搭建沟通桥梁,“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格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矛盾根源,对邻里纠纷、土地权属争议等常见矛盾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一年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71起,成功化解调处164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反馈机制,信息反馈更加及时,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更加高效。
三、强化监督实效,贡献人大服务发展聚合力
(一)聚焦项目建设,跑出发展“加速度”。重大项目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引擎”。镇人大紧盯重点项目建设,从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到施工建设、竣工验收,进行全流程监督。组建人大代表小组,深入项目现场,实地查看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情况。针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转变作风、发挥职能,不断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
(二)回应民生期盼,展现为民“新作为”。完善民生建议办理机制,从建议交办、跟踪督办,到结果反馈,形成闭环管理。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创业扶持问题,人大代表积极建议政府开展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一年来,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844人次,为群众提升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问题,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开展路域环境治理22次,清理“三堆三乱”和村组道路,通报并督促整改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11期;完成蒜园村大汉庄、莽蒋新村、山邑朱市冲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
(三)深耕生态保护,绘就乡村“新画卷”。基于扎实的调研和严格的监督,镇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为全镇绿色发展出谋划策。在农业领域,建议政府加大绿色种植,鼓励农户使用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垃圾、污水收集处理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提升乡村环境治理能力。在产业发展方面,提出引入绿色产业项目,推动生态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切实把目标“蓝图”变成工作“实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四、突出代表主体,增强人大实干担当动力源
(一)强化履职保障,夯实代表履职根基。2024年,姚关镇人大主席团组织6名人大代表分别在摆马村、大乌邑村进行述职;5名镇政府领导向镇人大进行书面述职,述职实事求是的梳理了工作,既呈现亮点成绩,又坦诚剖析问题,更深刻阐述下一步工作思路。在代表能力提升方面,注重培训赋能,精心组织履职培训2次,针对新当选代表,开展初任培训,内容涵盖人大代表职责、议事规则、议案建议撰写等基础知识,帮助代表迅速“上手”;同时,定期举办专题培训2次,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热点议题进行培训,提升代表专业素养,使其在履职时更有底气、更具专业性。
(二)优化建议办理,提升代表履职实效。代表建议承载着群众期盼,办好建议是提升代表工作服务水平的核心。在办理流程上,建立规范高效的机制。收到代表建议后,第一时间进行分类整理,明确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及时交办,并要求办理单位在规定时限内答复。在办理过程中,加强跟踪督办,通过电话询问、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办理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办理难题。共答复、办理在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49条。其中,建议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6件,占12.24%;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B类)30件,占61.22%;所提问题因目前条件限制或政策不许可等因素暂时解决不了的(C类)13件,占26.53%。
(三)密切联系代表,畅通双向沟通渠道。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是做好代表工作的关键纽带。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分工联系代表,走访25次,了解代表工作、生活情况,倾听代表对人大工作的意见建议。利用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代表履职服务平台,代表反映的问题、提交的建议,人大工作人员及时回应,实现线上线下沟通无缝对接。围绕全镇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实事推进等工作,积极开展代表活动2次,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让代表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为代表履职提供实践基础。通过密切联系,充分调动代表积极性,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全镇各项事务管理,为全镇发展出谋划策。
五、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人大“四个机关”新形象
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建设定位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全力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开展专题学习会、研讨交流活动,组织人大干部和代表系统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法律知识,邀请法律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提升法治素养,确保履职于法有据。践行群众路线,找准人大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安排代表进站接待群众,倾听群众诉求,收集意见建议,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在工作中,倡导务实高效作风,精简会议文件,对各项任务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加强督促检查,注重工作实效,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一年来,镇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勤勉尽职的结果,全镇上下通力配合、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大,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人大工作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大工作经费有限,导致代表活动开展受限,且形式相对固定,难以深入开展大规模调研、考察等活动,影响代表履职的广度和深度;二是一些意见建议因涉及资金、政策等问题,推进缓慢,甚至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影响代表和群众的满意度;三是办理单位在办理过程中,与代表沟通不及时、不充分,未能准确把握代表意图,导致办理结果与代表期望存在差距。
2025年工作计划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做好2025年工作至关重要。镇人大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全镇发展大局,依法履行职责,积极担当作为,把提升代表建议意见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开创镇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姚关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一)全力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理论学习,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集中学习和交流研讨2次。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人大工作各项制度,如代表履职考核制度、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等,推进人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着力抓严依法监督。开展专项监督,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组织代表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视察和调研活动4次。加强预算审查监督,严格审查政府财政预算和决算报告,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绩效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合理高效使用。强化民生实事项目全程跟踪监督,定期组织代表视察,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确保项目按时效、高质量完成。
(三)聚力提升工作水平。加强代表培训,开展代表履职培训2次,内容涵盖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知识、乡村振兴等方面,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持续开展主席团活动和各代表联络站活动,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选民接待等活动2次。优化意见建议办理流程,引导代表在人代会期间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不少于10件,确保交办及时、督办有力、落实高效。
(四)极力发挥联系作用。用好用活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建议督办、宣传宣讲等活动,助力人大代表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惠民生。丰富主席团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双联”工作机制,推行“看、听、说、督、干”的代表履职“五字诀”工作方法,鼓励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收集、处理群众意见建议不少于50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五)奋力推进民主法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配合开展“八五”普法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组织代表参与法治宣传4次,增强全民法治意识。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密切关注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对司法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推动政府部门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各位代表,立足当下,使命在肩;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以更坚定的信念、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举措,深耕人大工作。持续聚焦民生福祉,全力服务改革发展,强化监督实效,提升履职能力,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苦干实干、奋勇争先,丰富姚关人大工作的时代内涵,书写姚关高质量发展人大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