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6-1-/2022-061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姚关镇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发布日期 2022-06-10
文号 浏览量 18
主题词 城乡建设(含住房)
乡村振兴立示范 让党徽在路灯下闪耀

乡村振兴立示范 让党徽在路灯下闪耀

近期,姚关镇蒜园社区小汉庄组村庄道路上彻底亮了,村民沉浸在明晃晃的喜悦中。这是社区通过“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发挥效益,引得资源,村干部为群众架起了太阳能路灯,赢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大家津津乐道,纷纷竖起大拇指,为社区的党员干部纷纷点赞,都夸他们是杨善洲式的好干部。

说明: IMG_256

“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是蒜园社区立足乡村振兴,贯彻落实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本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号召广大在外的乡贤能人、机关干部,通过社区这个中心枢纽,让在外的游子拥有一个参与到家乡建设的平台。自从2021年6月份开展以来,大家形成一股合力,着眼于“家乡人办家乡事”,通过回乡召开会议,实地走访调查,工作群里组织讨论等多种方式,热火朝天的为家乡发展出言献策,想尽一切办法,运用一切资源,整合一切力量,用小情怀推动乡村发展大模式。

说明: IMG_257

都说离开家园的游子就像风筝,尽管飞得多高,故乡永远是手里的那根线,不能断,也不能松。“干部规划家乡”成为了家乡对游子最深情的召唤。家住蒜园社区小汉庄组的吴光佐,走出家乡在外工作已经20多年,通过此次“召唤”,他被邀请到“蒜园社区干部规划家乡交流群”里面,小小的交流群,触碰了他深藏在内心深处的赤子情怀,从而萌生了一定要为家乡做点实事的想法。通过日常大家相互讨论,他得知小汉庄组寨子道路上至今还没有路灯的情况,一下子回忆又把他拉回到30多年前,自己摸着黑夜,深一脚,浅一脚上学的情景。他立即拨通了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成永的电话,立下“军令状”,请村里配合拿出规划,自己负责路灯,一定要让自己从小生活的家园亮起来。

说明: IMG_258

接到电话以后,杨成永立即组织了人测量路线,做出了规划,给出了对方具体的数字:20米一盏,涉及村庄主路线1000米,一共需要50盏。得知规划细则以后,吴光佐借助长期做电力基础设施所积累的人脉资源,四处奔走于各大公司和企业之间为家乡“化缘”,于5月中旬筹措齐了50盏路灯,交给蒜园社区党总支。

说明: IMG_259

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成永说:“只要有路灯,安装就不成问题。没有钱,我们有党员,没有党员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们就让党徽在路灯下闪耀”。在他的组织下,大家佩戴起党员徽章,亮出身份,积极参与到小汉庄路灯安装工作中来。拿上锄头、铁锹、粪箕,撸起袖子凿出了一个个安装孔,紧接着,大家参照着安装说明书,七手八脚拿起扳手,扭动螺丝,把一个个散乱的零件组装成一盏盏高大的路灯。工作人员头顶烈日不喊累,身冒细雨不收工,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奋战,一行行高大的路灯耸立在村庄道路边。

夜晚,一路沿河而来的灯光如满月一般洒在路面上,照亮着小村庄的宁静,老百姓悠闲的在路灯下散步,心头无比敞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洒满了乡村的美丽与文明。大家相互之间谈论着路灯为衣食住行带来的便捷,“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走夜路了,老年人不用再打电筒,年轻人无需再用手机照明。即使到了冬天,孩子们上学也不会因为早起而摸黑了,小小的路灯照亮了学子之路,成为点亮了每一个人的那一盏心灯”。

说明: IMG_260

作为小汉庄人的一份子,本身又是社区副书记的杨明旺对此深有感触,展露了心声:“一盏路灯4000元钱,50盏路灯就是20万元,这是游子对故乡的情义,通过干部回乡规划家乡见实效,社区党员干部做表率,打通了村庄亮化的最后一公里。到时候我们要邀请这些爱心人士回来验收,共同商量下一步的规划。目前,社区的道路基础设施均已完善,村庄亮化100%,总算又为老百姓了了一件称心事”。

说明: IMG_261

盏盏路灯,丝丝真情,阵阵力量,在夜空里挥洒着月华一般的光芒,诠释着游子思念故乡的心,如慈母深情的目光载满期望;盏盏路灯,也是盏盏榜样,唤起每一个像吴光佐一样的人,投身于家乡建设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说明: IMG_262

据悉,作为第一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结合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在通过“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研究制定出了以交通路线为经济发展带;以“红色+绿色”生态旅游之路为轴心;以田园经济为核心;打造果蔬种植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区;以文化、产业、社会、民生多节点共同构建社区发展暨“一带、一轴、一核心、四片区、多节点”的思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彼成”,社区党员纷纷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持续发挥基础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继续发扬让党徽在路灯下闪耀的精神,奋斗在一线,发挥带头作用,做好表率,与社区群众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