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42-9-/2022-0309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万兴乡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22-03-09 |
文号 | 浏览量 | 2 |
万兴乡妇女顶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在实现美丽乡村的征途中,施甸县万兴乡妇女同胞们始终以自己的巾帼之力和巾帼之智,用心诠释着那抹最美的"巾帼红",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几经颠簸,我们来到东安社区摘取了几朵小花。
从“致富能手”到“乡村领头雁”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我没有想到自己能走到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岗位,没有想到自己担任起东安安置点党支部书记的职务。能有今天的成绩,还是靠党和政府的培养。”东安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陈赛团说。
陈赛团出生于东安社区岩子头自然村农民家庭,在初中毕业后,就回到家里就和父母亲干起农业生产。由于思想开放,她在2004年开始尝试种植烤烟,第一年就获得1万元收益,连续几年收益不错后,开始劝说其他农户一起种植,大家收入明显提升。她事事带头做,2008年试种青豌豆成功后,自发免费给周边农户发放青豌豆种子,带动群众一起致富,之后更是积极推广烤烟、青豌豆套种技术,引导乡亲们利用科学知识发展生产力。几年来,农户烤烟豌豆双丰收,乡亲们对她刮目相看。2021年村级换届,经农户推荐、上级组织考察、投票选举,她当选为东安社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刚开始时部分农户觉得她学历低,议论很多,朋友也劝她放弃,但她不在乎,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任后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群众疏通善洲水库西大沟输水沟渠,带领妇女们每周四进行家庭和周边环境大扫除,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更是冲在第一线,逐户排查登记,通知群众接种疫苗,将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地位。现在大家提到她都竖起大拇指。
展望未来,陈赛团充满了憧憬和信心:“我现在就想着把东安社区的烤烟产业做大做好,能够在东安冷链物流项目的基础上,打造出我们自己的青豌豆品牌。”
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
段开菊全家4人,于2013年被推荐纳入建档立卡户。虽然享受到了很多政策,但一直坚持脱贫要靠自身,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2018年,万兴乡人民政府为帮助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在产业扶持资金中,以每户建档立卡户给予补助2头牛,每头牛补助4000元的方式,扶持他们购买能繁母牛养殖。段开菊当即就购买了两头能繁母牛进行养殖,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一年多时间,能繁母牛产下了两头牛犊,不到半年就收入了12600元。段开菊初步尝到了养牛的甜头,认为还是养牛划算。于是就和丈夫商量,扩大养殖规模,投资4万多元建盖了6间牛圈,1860元购买了一台剁草机,还种植饲料草3亩。在国家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下,2020年借了5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引进了7头西门塔尔新种母牛进行饲养,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牛年开局6头母牛顺利产下了6头小花牛犊,还有一头大母牛过两个月又生产了,现在正好赶上市场走高时期,到年底少说也可以收入10万多元。为了扩大生产,今年年初,她又投资1万多元建设了56平方米的一间大牛圈。
据了解,段开菊家已于2015年脱贫出列,他家坐落在山腰间,水泥路硬化到了大门口,自来水架设到了家中,现在全家已经建盖了200平方米的洋房。房屋四周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犹如世外桃源,庭院外两排牛圈整齐有序,购置了一辆三轮摩托车用于发展生产、一辆汽车和二轮摩托用来代步,家用电器基本配齐,庭院规划整齐,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牛”日子。
科技引领致富半边天李树兰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李树兰在自己增收致富后担起社会责任,创办施甸县宝万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彰显新时代女性道义担当。
李树兰,1989年生,是地地道道的80后。2019年刚刚进入而立之年的李树兰响应脱贫攻坚号召,成立合作社带领建档立卡户发展青豌豆产业,以“党建+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产业发展,发展种植青豌豆3000多亩。为减轻贫困户购种成本,她自掏腰包,给每户免费提供2~4斤优质青豌豆种,免去后顾之忧。贫困户技术力量薄弱,她就深入田间地头对整地、选种、播种、施肥、防病技能培训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农户规范化种植。在乡村两级干部的支持和广大农民朋友的精心劳作下,2021年东安社区农户增收1200多万元,青豌豆产业成为了东安群众的增收亮点。
陈赛团、段开菊、李树兰只是万兴“半边天”中的一小部分,像这样在乡村振兴中默默贡献自己力量的女性,在万兴还有600多人,她们正用自己的方式托起万兴乡村振兴的明天。
苏正强 李虹莹
通联:施甸县万兴乡人民政府 电话:88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