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430249-7/20240201-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开目录 | 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日期 | 2024-02-01 |
文号 | 浏览量 | 32 |
2023年,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执法监督效能不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实有经营主体25351户,其中:企业2527户、个体工商户2242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75户,较2022年底增长11.27%。围绕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保健品、特种设备等监管重点,开展了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药剑”等专项行动。全局共办理案件98件(包括免于处罚的7件),其中:一般程序立案85件,简易程序13件,结案94件,正在办理4件。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筑牢思想防线,夯实执法底线
2023年以来,局党组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会议2次,制定了《中共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务方案》;4月6日,召开了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64份。局党组书记上廉政党课2次,开展谈心谈话130余人次,廉政谈话81人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工作2次;廉政家访73人次,签订《廉政家访承诺书》81份;集中观看《问剑破局》《激浊扬清》等教育警示片3次,对2名新调入我单位的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提醒谈话,认真传达并组织学习上级各类违纪违规通报文件,以案促改、以案为鉴,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政氛围。
(二)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夯实意识形态工作阵地
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全局共签订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31份,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究会2次,意识形态防范风险研判会2次。切实担当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基层阵地建设,牢牢掌握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
(三)全力履职尽责,守护好市场监管安全底线
食品安全方面:一是加强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监督检查。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86户次,发现问题11个,责令整改7户。二是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重点加大对销售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商标侵权和假冒伪劣食品的专项整治。排查风险隐患问题26个,现场整改25个,立案查处1起。三是2023年共完成各级各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305批次,“3·15”及中秋国庆双节食品安全“你点我检”“你送我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406批次。共检出不合格样品20批次,立案查处9起。发布预防食物中毒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和预警提示7期。发放宣传海报3000余份,宣传折页1000余份。
药品安全方面:一是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出动执法人员362人次,检查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380户次、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380户次、化妆品经营户329户次。二是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抽样工作。完成药品抽样任务33批次,化妆品7批次,医疗器械抽样任务6批次,不合格1个批次,对经营不合格产品的经营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罚。三是积极协调,着力做好“四项”监测工作。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46份,药物滥用报表84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70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27例。
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开展重点特种设备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压力容器、电梯、场内机动车辆等重点特种设备执法监督检查,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共计出动执法人员355人次,检查使用单位232户次,设备491台次。今年以来,全县未发生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一是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打非治违” 专项行动。共检查电器产品经营户、电线电缆等经营主体156户。二是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完成水泥、化肥、成品油、钢筋等重要工业产品抽查,省、市级监督抽查95批次,风险监测2批次。不合格6批次,已进行立案查处3起。
(四)规范行政执法,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1.严格执行《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听证办法》,全面使用《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
2.落实重大复杂行政处罚案件负责人集体讨论,全年负责人集体讨论案件48件。2023年全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98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13件,普通程序案件85件(包括免于处罚的7件)。
3.认真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完成2022年月1日1日到2023年4月1日办结的行政处罚案卷自查自评;完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的行政许可案卷,12户纸质材料办理企业登记案卷的自查自评。
4.并对持有行政执法证件人员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清理,对不具备执法资格的8名人员进行了行政执法证注销。
(五)持续维护市场健康消费环境,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共受理消费者举报申(投)诉227件,成功调解133件,争议金额68.42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7.78万元,有效化解了消费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商品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二是2023年,全县商标有效注册量为1770件,较2022年底增长率为6.9%。全县有效发明专利共1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44件。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同时定期谋划部署法治建设工作,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把法治建设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部署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贯彻活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召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组织专题学习,深刻领会“十一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法治市场监管建设的正确方向。2023年全年局长作为法治建设第一人,组织党组专题学习3次,召开法治建设专题理论中心组学习1次,集中传达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主题教育期间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并就法治建设情况及行政执法情况做了述法。
(二)我局定期谋划部署法治建设工作,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把法治建设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以来,邀请市局业务骨干及专家13人次对干部职工进行行政执法及业务知识培训,利用周前会、专题会共组织全员参加的执法学习培训活动8次,参训人员200余人次。局长作为法治建设第一人,组织党组专题学习3次,召开法治建设专题理论中心组学习1次,集中传达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主题教育期间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
(二)切实履行党组书记、局长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书记、局长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事关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做好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对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审议,专题听取全年法治政府工作开展情况。
(三)全面提升干部职工行政执法能力。通过全国市场监管网络学院、法宣在线、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等网络学习平台,以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执法办案技能等内容为重点,以岗位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为着力点,加强岗位业务薄弱环节的培训,重点对市监领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及配套法规的进行培训学习,全局通过合格率均达到100%。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网络订餐、直播带货、网络售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的风险隐患和监管难题;二是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人员结构老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食品安全监管、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等专业人才匮乏,执法装备、执法车辆、经费资金缺少保障,影响了监管能力提升;三是随着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市场监管职能不断增加、市场主体总量不断增长,执法工作量急剧增多,执法难度日益加大,监管力量统筹不到位,特别是基层力量十分薄弱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四、2024年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优化准入竞争环境。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贯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突出市场准入准营、全程网办、简易退出等关键环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持续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实行承诺容缺受理,提高审批效率。
(二)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加强广告、价格、质量、网络交易等领域监管执法,深化和巩固民生领域“铁拳”“药剑”行动成果,切实保护好各类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强化行刑衔接,力争在查办大案要案上有新的突破。深入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创建工作,鼓励和引导消费环节经营者建立赔偿先付制度,持续拓展线下无理由退货覆盖面,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消费者无忧维权。加大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力度,持续改善农贸市场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进一步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全力抓好农贸市场、零售药店、冷链食品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产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健康安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加大对餐饮行业、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安全”。深入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涉疫药品和医疗器械、特殊药品、儿童化妆品等重点产品监管。严格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燃气领域专项整治和超期未检、电梯质量提升、黑气瓶等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等重点工业产品风险隐患排查,切实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未发之时。
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