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02-3/20240209-00001 发布机构 施甸县司法局
公开目录 法治政府建设 发布日期 2024-02-09
文号 浏览量 16
主题词 司法
施甸县司法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施甸县司法局

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中共施甸县委、施甸县人民政府:

2023年,县司法行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谋篇布局,补短板、强弱项、护发展、优服务,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努力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治县工作深入推进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全县干部进修班、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党校、善洲干部学院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组建普法宣讲团,开展基层宣讲;组织分步实施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组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为中小学生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5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达5万余人次二是大力推动“一规划两纲要”落地落实,将法治建设纳入2023年县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及时研究法治建设工作和县委依法治县办提请研究事宜,适时听取法治建设情况汇报;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制度;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县各部门、各乡镇按时完成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送和网站公示;10月24日,将法治政府建设台账资料上传依法治省办系统;三是顺利完成了行政复议改革工作,打造了规范化的施甸县行政复议服务中心,设立事业编制2名;成立了行政复议委员会和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在13个乡(镇)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2023年,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7件,办结5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6件;审查政府招商引资合同13份;提交政府信访复查案件审查意见书9份;提交政府重大决策事项意见书10份;参与政府债务化解工作40件;帮助乡镇、部门解决法律事务39件。四是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制定下发了《施甸县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监督指导及问题线索组、督察督办组,并在县公安局和县交通运输局组建整治专班,通过为期3个月的整治,领域内的“五大”重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公共法律服务高品质发展

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县、乡、村三级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结合“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在全县138个村(社区)和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配置了153台“乡村法治通”法律服务机器人,实现了县、乡、村“实体+网络”智能化法律服务覆盖率100%;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了云南省首支15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团队,继续向司法部申报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整合49名“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组成多元力量全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强与公、检、法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全面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代理,覆盖率达100%。2023年,我县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14件(其中刑事案件540件,民事案件1174),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865.35万元,接待法律咨询2860余人次。

(三)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结合五”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要节点精准普法,制定印发了《施甸县2023年“普法强基·平安春节”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方案》、《施甸县司法局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组建普法工作队到村宣传253天680余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36200份,开展普法宣讲62场次,开展普法工作研判会议53场次;开展基层干部、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培训85场3400人次;严格落实国家机关普法责任,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的工作方案》,试行“三单一书”制度和履职报告评议制度;调整修订完善了《施甸县县直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印发了《施甸县2023年度县级部门(单位)重要时间节点重点普法任务清单》;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完成了3个乡镇(街道)、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并投入使用(太平镇太平社区、摆榔大中村、木老元龙潭村);创建成功3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甸阳镇五福村、仁和镇菠萝社区、万兴乡长浪坝村);全县培养的1050名“法律明白人”已积极参与到政策法规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

(四)社会矛盾纠纷全力化解

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立1个县级多元化解中心,2个南北片多元化解中心,13个乡(镇)调委会,139个村(社区)调委会,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纠纷解决机制。2023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352件,调处1352件,调处成功1289件,调解成功率95.3%大力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建设三年行动。2022年第一批申报旧城司法所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已按《全省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全部打造完工,完成了申报验收;今年计划完成4个规范化司法所建设,目前正对业务用房进行改造、规范。

(五)社区矫正执法不断规范

提升执法水平。制定了《施甸县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通过社区矫正执法培训,加强对社区矫正执法风险点的防范,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智慧矫正”体系。借助云南省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在矫通”及定位手环为社区矫正对象建立了“电子围墙”,有效防止社区矫正对象不假外出,目前我县在矫通使用率达88.9%;规范日常监管。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对严管对象每日进行信息核查,每周见面(含视频)报告不少于一次,每月实地查访不少于一次,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教育;联合检察院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和公检法不定期进行分析研判解决问题。

(六)行政执法水平大力提升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逐步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改进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积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加大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全年组织152人参加云南省行政执法考试,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学习培训4场510余人次,完成362名执法人员全国统一样式行政执法证换发。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党组书记、局长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和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努力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二是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这条主线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亲自安排部署,列出任务清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努力推进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普法与依法治理,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强化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竭力维护民权、保障民生。三是认真履职尽责,严格开展述法工作。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和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坚持执行周例会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并按要求开展年度述法工作同时依托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大会,将述法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点任务加以推进筑牢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法治防线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社区矫正经费保障不到位

社区矫正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未得到及时、足额拨付,已严重制约着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的开展和“智慧矫正中心”的建设

(二)刑事辩护全覆盖任务艰巨

目前我县辖区执业律师仅有3名,在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代理全覆盖工作中,当刑事指定案件同案需要指派多名辩护人时,本地律师经常不够指派,需要协调外地律师来支援办案,增加了外地律师办案的各项成本与开支,对刑事案件律师辩护代理全覆盖受到很大限制。

(三)“三项制度”落实有差距

公示不及时,部分单位对作出的执法决定未在7个工作日内公开;执法全过程记录落实不到位,大部分执法单位经费保障不足,执法装备配备不到位;法制审核落实不严,部分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审核人员配备不足,法制审核人员占行政执法人员的比例未达到5%;法制审核质量不高,有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审核意见过于简单

2024年工作安排

(一)统筹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建设,围绕“一规划,两纲要”,推进全县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二是抓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管理三是持续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述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自觉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大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一是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强化业务能力建设每名行政执法人员开展不少于60学时的执法技能全员轮训强化执法人员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清理,完成全国统一标准样式的行政执法证件换发。二是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加大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范执法程序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实现行政裁量标准制度化、行为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积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树立柔性执法理念,推广“综合查一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工作机制。三是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行政执法事项清理,督促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制定行政执法事项目录会同有关部门对已经下放乡镇的行政执法事项进行评估。四是加强行政执法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应用“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推进行政执法监督数字化水平。

(三)大力推动“五”法规划落地见效

一是以“法律六进”为载体,组织好“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及“12·4”宪法宣传周等重大主题活动;二是继续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好2024年度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三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基层依法治理,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四是定期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工作会议,推动“八五”普法任务全面落实,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紧紧融入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的全过程。

(四)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

一是建立和完善访调对接、检调对接、警调对接机制,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二是加强力量统筹,充分调动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行政复议人员等力量,发挥专业优势,广泛参与调解;三是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人社等部门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诉讼等多种方式有机衔接,把“矛盾纠纷解决在非诉讼渠道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

(五)抓牢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力争在2024上半年完成省厅的验收,通过深化智慧应用,提升管理教育效能,完善设施设备,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二是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推进年”活动,通过创新教育方法、推荐就业帮扶、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推动教育帮扶,真正将社区矫正理念落到实处三是常态化开展矫情分析研判,及时查找安全风险隐患,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六)深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潜力

一是深入拓展“大数据+法律服务”模式,运用好“四张网”,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统筹发展;二是大力推进“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制度,确保139个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100%,律师参与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合法性审查覆盖率100%,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回应率100%三是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的衔接联动全面落实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代理覆盖率达100%。



                              施甸县司法局

                             2024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