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2015259234k/20240805-00006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4-08-05 |
文号 | 浏览量 | 28 |
对政协施甸县十届三次会议
第17号提案的答复
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姚关清平洞<恤忠祠记碑>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恤忠祠记》碑属于姚关靖边遗迹群的重要遗迹之一。1983年1月1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8号文,将遗迹群一并公布为云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0月2日施甸县人民政府59号文,公布了该项文物所属各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998年11月,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纪念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将士,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在姚关建恤忠祠,立《恤忠祠记》碑。《恤忠祠记》碑高217厘米,宽95厘米,厚8厘米,缺碑额。碑文楷书33行2359字,是重要的国防史料。目前,原碑覆以木质保护罩保护,外围加罩亭楼,在原碑旁,复刻新碑,供展示参观。
二、积极争取资金,提升基础设施
今年争取到沪滇项目资金50万元用于清平洞提升改造,资金主要用于恤忠祠主体建筑的保护(防虫、防潮处理)、清平洞洞内亮化、完善导视系统和邓子龙戍边平叛事迹等陈展。目前,项目已开工,预计在10月底完工。该项目实施后,能较大的提升清平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的发挥和拓展。在下一步将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对《恤忠祠记碑》的保护。
三、积极补足短板,争取申报国保
《恤忠祠记碑》是1983年公布的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纳入省保时是以姚关靖边遗迹群为主体,包含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三个大类。若申报国保必须以姚关靖边遗迹群为主体申报,但是各类别申报的具体要求不同,目前姚关靖边遗迹群还达不到申报的条件。我局将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针对申报的条件补足相关短板,争取达到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的条件,进一步申报国保。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关注,真诚地希望您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建设和发展。
施甸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