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11533022015259234k-/2016-1214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工作动态 发布日期 2016-12-06
文号 浏览量 20
主题词 其他
施甸县文体广电旅游局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施甸县文体广电旅游局2016年工作总结

及2017年工作计划

 

一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的业务指导帮助下,在全局干部职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努力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活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

新闻出版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一、文化方面

文化项目推进情况

一是“三馆”建设项目已竣工。“三馆”建设项目已于6月底完成竣工,共计总投资4450万元,接下来将启动县情馆、图书馆装潢工程(原文化馆装潢由城工委负责实施)预计文化馆、图书馆将于年底开放,博物馆于2017年开馆。施甸县图书馆已于2013年的评估定级中达到了国家三级图书馆,施甸县文化馆在2015年的评估定级中达到国家二级文化馆。两馆现依托老馆,免费开放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是争取到甸阳镇团树社区基层综合性服务中心项目。2016年争取到市文广项目资金23万元,用于建设一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5万元)、一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5万元)、一个自然村文化大院(3万元),正在组织实施,预计11月完成建设任务。

三是向浦发行申报了27个移民安置点文体活动建设扶贫投资发展基金支持项目,支持资金5400万元。

(二)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喜人。全县共有新华书店、电视网络公司、旺华国际影城、印刷厂等多家文化企业。2016年全县文化市场经营户已增加到90多户,促进再就业人数达1000人次。文化企业有保山市七子影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施甸濮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施甸县畅隆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施甸大酒店、施甸红星花园大酒店、施甸金布朗大酒店等企业和成员。

(三)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

一是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籍等传统媒介为广大群众献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就今年来说,我局组织的以“共筑中国梦、携手奔小康”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于3月15日至20日在全县12个乡镇圆满完成、4月9日至4月16日组织开展了“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送戏下乡活动、4月20日开展了洞经古乐展演比赛及5月份组织了“施甸好声音”青歌赛。通过一些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生活,向群众传播了正能量,普及了精准扶贫和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同时推进全县文化事业发展建设。

二是做好免费开放工作。目前,施甸县图书馆达到国家三级图书馆标准、摆榔乡文化站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站,木老元乡文化站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站,由旺镇、老麦乡、旧城乡、万兴乡、太平镇、姚关镇、酒房乡、何元乡、水长乡等9个文化站被评定为国家三级文化站;“两馆一站”(县图书馆、文化馆、各乡镇文化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县图书馆对外开放时间为固定每周56小时以上,双休日及节假日正常对外开放。2016年,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累计举办展览15场次,参观达0.7万人次,举办各种文艺活动170余场,参加3.6万人次,完成各类科技培训15期,培训人次达700余人次。

三是全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全县137个行政村(社区),共有业余文艺演出队220支,每天都有群众到当地活动场所开展打歌、花灯、跳广场舞等自娱自乐的歌舞活动,春节、端午节、泼水节、儿童节、青年节等节日期间,都会组织广大村民开展文艺节目演出活动,较为盛大的晚会或活动有施甸县春节联欢会、“七一”红歌合唱比赛等,实现了“村村有文艺演出队”、“天天有歌舞”、“年年有演出”。100%的村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免费电影”,即“月月有电影”。

四是认真组织全民阅读活动。

1.积极参与“保山好书、全民阅读”活动。向市活动办分别推荐了好书10本,优秀读者10名,其中《银川花灯》被评为“保山好书”。

2.创新开展图书漂流献爱心活动。2016年,施甸县澳廷物流商贸有限公司为施甸县图书馆捐款4万元,由施甸图书馆统一采购了2400册图书,施甸县文广局出资配置了8个移动书柜,在全县建起了8个移动图书漂流室,让山区的学生越来越有条件多读书、读好书。

3.开展多彩的“读书·颂文”活动。与施甸一中七于2016年4月15日共同举办“拨动文字的琴弦,聆听声音的精彩”为主题的学生散文朗诵比赛,通过活动开展,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让书香溢满校园,构建书香墨浓、文明和谐的“书香校园”。

文化服务网络全面覆盖。通过充分整合组织、财政、新农办、扶贫办等项目资金,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共建共管共用。目前,全县137个村(社区)文化室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50余个自然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实现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室”。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成功打造了甸阳镇白龙水自然村、上角里自然村、木老元乡下木老元自然村、水长乡东村自然村等文化大院。

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加强。13个乡镇文化站,做到有岗位设置,有专人管理、实行职称管理,专职专用。137个行政村(社区)全部配备文化干事,全县每年组织培训达到15天以上,文化站工作人员80%以上专干每年参加培训达10天,80%以上村文化干事每年参加培训达5天以上。

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截至目前,施甸县共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个,省级非遗传承人9人(已故3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1个,市级非遗保护传承人29人(已故3人),县级非遗保护项目7个,县级非遗保护传承人12人。传承人年纪最长84岁,年纪最小32岁,中老年偏多。2016年分别实施施甸县仁和镇保场滇剧艺术传承与保护项目、施甸县甸阳镇团树社区角里村洞经古乐传承与保护项目,共投入经费55万元,购置了服装、道具等设施设备,举办了培训,组织了由旺银川花灯艺术专场演出和施甸洞经古乐展演赛,出版了《由旺银川花灯》和《施甸洞经》两本书籍。

二是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完成树立界碑及标志碑43处;每年签订文物保护单位协议书,给予每个文物点360元/年的文物委托保护经费;每年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检查至少2次,县文管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日常监管巡查每年多达12次。2015年省文物局安排保山抗日江防遗迹群保护、清理经费73万元(涉及施甸、隆阳2个县区),施甸县文管所拨到经费23万元,对施甸境内钢混结构碉堡和土木结构碉堡进行了清理,修通了便道;树立了鱼塘山碉堡等5处省保标志碑及界碑和各阵地、碉堡的路口指示碑。2016年投入资金30万元,对茨竹关(省级文保单位)进行了发掘保护。

(八)认真抓好普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执法队认真开展了普法工作,积极利用“315消费者宣传日”“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安全生产宣传月”“6.26禁毒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半年来,共参加4法制宣传活动,发放了《盗版音像制品鉴别方法》、《盗版书刊鉴别方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打击盗版,共筑未来》等宣传资料2000多份,宣传面达2余人次。

(八)开展网络专项治理行动。积极开展净网行动。在清查中,执法大队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互联网文化单位行业自律,开展场所经营行为自查自纠活动,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3件,给予该网吧警告、罚款人民币2000元的行政处罚,已结案。

二、旅游方面

(一)旅游发展现状。

2015年接待游客总人次为45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总收入为3.8亿元,同比增长90%。2016年预计接待游客51.2万人次,总收入5.16亿元。

目前,县内有AA级景区1个(石瓢温泉景区)、AAA景区1个(善洲林场);有星级酒店4家,总床位3000个,条件设施较好的施甸县大酒店、红星花园酒店、金布朗大酒店、石瓢温泉宾馆;拥有星级农家乐5家,总体上不能满足未来施甸旅游发展的需求。

(二)旅游重点项目概况。

1.怒江大峡谷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2016年1-8年完成投资1.7亿元预计年底完成2亿元。目前,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共计征地794.006亩(其中耕地669.372亩,山林124.634亩),兑付征地补偿款2150万元。公司已完成《云南省施甸县怒江大峡谷旅游综合体规划》编制,启动了思拉底温泉片区地质灾害治理、引水项目及公益澡堂项目。目前,公益澡堂已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力线路架设工程已经完工,5月开始房建工程,景区接待中心已封顶,18幢公寓及8个公益泡池建设预计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由旺至红旗桥公路项目建设正在推进,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2.千亩温泉文化广场建设项目项目涉及甸阳镇乌邑、文武、街道3个村(居)委会 14个村(居)民小组 1187户 3189 人,总占地1587亩 ,其中:村寨占地387亩,山体林地672亩,田园湿地528亩,目的是将该村落改造成集居住、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乐在农家”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名村,同时是施甸坝区25公里长的文化长廊建设项目的起点和示范点。该项目于2016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土地已征收1030亩,房屋征收24户,已拆除20户,坟墓搬迁903冢,已搬575冢,道路开挖3000米,林地评审已通过省级审批,酒店区域地勘已完成,年底预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

3.农业观光旅游(万家欢)建设项目万家欢是一家集农业生态种植、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商业贸易、生态旅游、连锁经营、科技研发及实用技术教育等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打造集生态种植、农业观光、特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一是旧城乡大山万亩热带果园示范基地,流转土地10000亩,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蓝莓、新西兰苹果7000亩,完成21公里的园区主路建设,修通28公里的机耕道路,建设了水利设施;二是摆榔乡小白龙示范基地。流转土地1400亩,建设了辅助水利设施,修通了基地主路7公里,连通了摆榔乡至大黑石头村的进场道路4公里;三是木老元基地,流转土地500亩。目前,共计流转土地13000亩,年底预计完成投资1亿元

4.温泉契丹古镇开发项目契丹温泉古镇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5年3月动工,计划2017年3月完成。目前,契丹温泉古镇项目已完成46000万元,预计年底完成6亿元。芭芭山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占地506.2亩,项目总投资50800万元。预计2016年10月初动工2018年9月完工,可研报告、环评已完成,现正在开展征地工作。

5.姚关旅游小镇建设项目与齐天河旅游开发项目目前,正在与省内知名企业洽谈招商事宜,有望达成合作。

6.推进旅游标识牌系统安装。上级下达资金30万元,用于完善全县范围内主要干线自驾游标识牌的系统。我县旅游标示标牌的设计和安装正在有序的推进中,到2017年年初基本完成全县范围内的县道、乡道和主要景区(点)的安装。

(二)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一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我县把西山村山邑村段家坡木老元村、哈寨旅游特色村摆榔民族特色村陡坡村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村落放在发展规划中,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于年初上报40个具有开发乡村旅游潜力的旅游扶贫村,为下一步争取乡村旅游专项资金做足了准备。整合项目资源,抓好生态建设,把扶贫工作和乡村旅游发展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二是旅游具有强大的市场发优势,产业活力、带动作用,在扶贫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三是2016年已争取旅游特色村项目2个(山邑村和陡坡村)。目前,只有姚关山邑村在推进中,野鸭湖湿地和朱市冲修建游客休息亭,栈道,建议停车场等。

(三)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一是积极推进红色旅游景区整改落实,已完成了瞭望塔旅游厕所项目20万元。二是对新开工的施甸县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预计年底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四)抓好对外、对内宣传,贯彻落实稳增长政策。

通过印刷宣传资料,微信平台、施甸电视台的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好稳增长政策。《施甸新闻》开设9个新闻专栏,共播发新闻246期,2204条,较去年同比持平。外宣方面我台在中央台播放稿件3条,云南台播发稿件63条,比去年同期增22

规范旅游市场。一是通过宣传、培训,在各旅游企业广泛开展旅游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共有5家饭店、5家餐馆、2家旅行社、16家农家乐申请旅游质量等级评。二是对全县星级旅游饭店进行考核签订责任书,重点对其硬件设施、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旅游接待服务质量。

三、广电方面

一是有序推进施甸县卫星户户通后续置换工作全县涉及8341套预计年底可以完成全线户户通的置换工作二是广电项目积极推进。正在推进中央数字电视节目台站建设,投资200万元,目前已完成可研编制;应急广播建设项目,投资500万元,正在编制科研报告;其中县级广播电视台制播能力建设项目(200万)、中央节目数字化补点项目(20万元)和文化示范村广播建设项目(26万元)目前正在开展摸底调查。

四、体育方面

我县不断完善体育活动设施,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的多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一是加强住宅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29个村级公共文体活动广场和2个建设路径的安装,目前,9月底已完成18个村已完成公共体育基础设施,2套健身路径的安装,预计年底完成29个村级公共体育设施和预计完成投资150万元。二是充分发挥足球、篮球、围棋及民间收藏爱好者的社团组织作用。三是继续推进公共体育场建设。2016年6月-2016年12月,县体育场建设项目进行看台施工: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工程、给排水及消防施工、电气施工等分步分项工程。2017年1月-2017年5月将进行人造草皮田径场施工:包括素土夯实、>400mm塘渣基层200mm厚水泥稳定层、70mm厚粗中粒沥青砼层、30mm厚细沥青砼层、注沙人工草坪铺设等分步分项工程。

五、存在问题

(一)旅游产业基础薄弱。一是旅游经济结构单一,旅游产品尚未形成,资源、文化等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二是旅游环境综合治理进度缓慢。交通设施依然薄弱,生态环境建设有待推进,乱埋乱葬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宾馆、农家乐、观光台、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二)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是项目建设主要通道不畅制约施工进度,影响项目建设工期;二是部分村民在景区核心规划区内私自乱搭乱建,使企业的整体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营受到影响,同时也增大了下一步的拆迁难度。

(三)社会氛围不够浓厚。一是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发展意识不强,思想不解放。部分乡镇和部门工作与旅游业发展结合程度不高,大产业理念不强,主动融入不够,小农意识强,没有积极主动地投入旅游产业发展,等靠思想严重,旅游业发展意识有待加强。二是全面参与旅游的意识不够,社会氛围有待加强。少数干部和群众对发展大旅游的认识不到位,旅游业社会关注程度不高,“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关乎旅游形象”的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六、2017年工作计划

一)文化方面

一是继续抓好“三馆”后续工程建设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契丹文化、抗战文化、宗教文化、邓子龙靖边文化等旅游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力度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保护责任与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民族民间传统习俗、民族民间加工工艺、民族民间口述文学等濒危项目实行抢救性保护。继续做好“两馆一站”免费开发工作。四是进一步强化专项整治,在加大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力度的基础上,适时针对各行业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拳出击、多管齐下,大力整顿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确保良好的文化市场经营环境,着力抓好“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抓好日常监管,坚决查缴封堵违禁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大力查处侵权盗版出版物及网上侵权盗版行为,适时组织开展相关专项行动。

(二)体育方面。

     1.是抓好项目的实施和利用。以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积极争取项目和做好下达七彩云南全民健身项目的实施。二是实施好文体活动广场建设项目。三是在建好项目的基础上,抓好活动的开展和队伍的建设。

2.抓好群体活动的开展。抓好健身气功和太极拳的普及推广,抓好围棋、足球进校园,让广大师生自觉的投入到这几项运动中,同时争取县级的资金落实,保证活动和比赛能有序开展。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让广大群众能走出户外,自觉健身。

3.组织好县级职工篮球运动会,通过运动会的举办使体育体育竞技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三)旅游方面。

1.继续推进旅游产业PPP模式的发展

推动我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与对外企业的PPP模式合作,彻底解决我县旅游景区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融资渠道窄、投资风险大,导致融资难成为项目开发的问题。

2.继续推进未完成、未开工的项目建设。一是各个项目所涉及到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应该加强各部门协调的力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上半年未完成的项目建设。二是对尚未开工的项目,建设单位要主动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工作,积极解决土地、拆迁等问题,尽快完善前期手续,创造开工条件。

3.扎实巩固消防安全工作。节庆期间对各景区(景点),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工作。在黄金周来临的时候旅游相关部门结合其他相关单位,对全县旅游生产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排查,确保了在各个黄金周期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对全县范围内的景区(点)进行安全检查。

4.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民俗旅游。2016—2020年,我县将对木老元、摆榔两个布朗族彝族少数民族乡进行5年帮扶脱贫,这将是大力发展特色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的契机。面对这一机遇,通过发展种植业、观光业、积极扶持乡村休闲旅游公司发展,协助公司成立登山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等通过举办特色活动,扩大宣传力度。旅游业作为发展的原动力,将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打造出一个这一片区少有的少数民族村落。

5.继续加强各部门协作力度,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各项目发展。全县上下要从战略高度深刻把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发展摆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把文广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一齐研究、一齐部署,把软实力当硬任务抓紧抓好抓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施甸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大发展大繁荣。

施甸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2016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