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2015259234k-/2021-0331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文化和旅游局 |
公开目录 | 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日期 | 2021-03-31 |
文号 | 浏览量 | 13 |
施甸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施甸县人民政府: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局推进依法治县工作按照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依法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胜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依法治县相关工作。现将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执政。一是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完善重大问题决策制度、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制度。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省、市、县相关法治建设制度,完善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决策制度机制,制定依法行政责任主体、依法行政政务公示、法治工作责任追究等制度,深入推进党务公开。二是全面实施从严治党,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推动工程项目建设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的制度建设。继续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落实局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完善党风党纪教育、述责述廉、约谈等制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着力形成改进作风长效机制。
(二)健全制度监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是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加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强化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建设和管理,严格落实上级部门精简和下放行政权力政策,依法执行许可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优化权力运行流程。二是完善依法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开展重大决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常态化评估,完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及纠错机制。督促领导干部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公车管理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制度。三是着力规范行政执法。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落实执法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执法考评和监督机制,实现执法主体和执法职权法定化、执法程序合法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经常化、执法管理制度化,全面提高我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文明执法。
(三)全县文化旅游执法检查及查处违法违规案件情况。2020年,施甸县文化和旅游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共派出执法人员268人次,执法车辆56车次,检查经营户1216户次,检查旅游景区(点)62家次,宾馆(酒店)26家次,涉旅餐饮15家次,网吧125家次,歌舞娱乐场所287家次,印刷企业3家次,文物46家次,音像(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15家次,游艺场所1家次,电影16家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件,并处罚金共肆万元整(40000元),已全部结案。受理信访投诉5起(酒吧4起、歌舞娱乐场所1起),已全部办结。
(四)加大娱乐场所监管力度。制定了《施甸县娱乐场所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全县各乡镇对娱乐市场无证无照经营开展专项整治。认真开展对娱乐场所火灾隐患进行排查,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工作重点,坚持检查与整改并重,强化管理,标本兼治,在检查过程中,认真排查了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薄弱环节,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经营户,依法责令整改,有效地预防火灾,消除了火灾隐患。
(五)加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管力度。结合扫黑除恶和“扫黄打非”专项斗争及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实际,对辖区内6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检查。证件是否齐全,《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相关规定要求是否上墙,按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要求予以严厉查处。在执法过程中,要求经营户加强禁止接纳未成年人入内消费意识,完善相关标识标牌及电脑屏幕上提示信息,网吧禁止接纳未成年人标牌必须摆放在门口显眼处,如实登记上网人员信息,并加大网吧经营场所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力度,严查涉赌、涉毒和“保护伞”等线索,未发现网吧营业场所涉”保护伞”线索的。出动执法人员22人次,车两10车次,检查网吧29户次。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六)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监管。重点检查景区、重点旅游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涉旅餐饮、宾馆企业的品质评价、旅游车企营运安全和培训。共出动联合执法检查12次,出动联合执法人员70多人次。景区景点3家(善洲林场、石瓢温泉、姚关乡村旅游片区),重点检查食品存储、季节性野生菌食用安全防范、景区商贩野生菜售卖检查等,未有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涉旅餐饮、宾馆企业的品质评价完成105家。旅游车企6家(包括保交集团施甸分公司、益祥汽车公司等),检查相应资质、驾驶员学习培训情况等,未有安全问题发生。我县节假日开通无休息值班电话2个。加强旅游工作的宣传,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结合扫黑除恶工作,通过粘贴告示,发放宣传单,旅游宣传日活动等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把各种精神和政策及时传达到各景区景点,加大政策的知晓率。
(七)加大出版物市场监管力度。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为契机,加大对文化旅游产品以及知识产权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检查。大队以“3.15”“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19”中国旅游日等重要文化旅游活动为契机,深入文化旅游市场经营场所以点带面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宣传活动,对辖区内书店、报刊亭等出版物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对校园周边经营非法出版物的游商摊贩进行了集中整治。加大对属地网站及专门从事传播音乐、电影、软件、图书、游戏等内容的网站主动监管力度,对其传播的内容是否取得授权进行重点检查,从而规范其网络使用作品行为,在监管的同时加强服务,帮助其建立健全版权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减少侵权盗版行为的发生。共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单位18家次。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八)加大文化旅游市场扫黑除恶检查力度。以文旅市场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为主,深入开展文旅市场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排查;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日常监管和乱点乱象整治。结合文化旅游市场各项专项整治,对全县文化旅游市场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摸底排查,完善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标识标牌,对外公布行业举报电话,积极收集扫黑除恶线索。加大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监督检查,投资者或从业人员是否具有涉黑涉恶背景,场所是否存在涉黄赌毒、非法垄断经营、收取保护费、买卖、吸食注射毒品、卖淫嫖娼、强制消费、禁止曲目、点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危害社会公德内容画面、印刷、制作、储存、复制、销售、传播非法出版物等行为,通过加强巡查、重点蹲守、明察暗访、监督抽查、案件(投诉)倒查等方式持续深入开展整治,集中查处一批案件,形成震慑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2020年,排查过程中未发现涉恶线索。
(九)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按照工作职责,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固边、护苗、秋风、清源、净网2020”专项行动工作。充分利用文化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暑期”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19中国旅游日”、“6.26禁毒宣传日”、“六·一”儿童节等活动,强化“护苗”教育引导,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宣传工作。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大文化旅游市场扫黄打非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非法印刷、非法打字复印活动检查,全面排查打击辖区内中小学校及其周边的各类文化经营场所,严防死守“扫黄打非”的这条底线,紧紧围绕“扫黄打非”工作任务,制定了年度行动方案,坚决防止危害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进入市场及在网上的流传;坚决防止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泛滥的重大事件发生;坚决防止损害国家整体利益、引起国际、国内社会高度关注的侵权盗版重大案件,努力提高我县“扫黄打非”工作水平。
(十)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实做好我县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有效地预防火灾、消除火灾隐患,根据各级各部门关于切实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文件和全省道路和消防工作电视电话会精神,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各项任务,突出以人为本,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并依照《安全生产法》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级责任制,在春节及“两会”期间,对全县范围内的歌舞娱乐场所、网吧、印刷业、文保单位、星级景区景点、宾馆酒店进行了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整治工作,对检查中发现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文化市场安全保障工作。
(十一)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禁毒宣传工作。立足于文化工作的本职,一是在县三馆摆摊设点,积极参与县禁毒委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禁毒知识宣传单、现场接受文化市场方面防毒咨询和公布举报电话等宣传方式普及禁毒知识。二是组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深入全县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进行宣传,要求各经营单位在显要位置张贴宣传禁毒内容的标志,在歌舞娱乐场所包间视屏开机后有禁毒公益宣传;三是利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制作和播出禁毒广告,把禁毒广告作为本年度公益广告播出的重要任务来抓,强力推动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我局推进全面依法治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治宣传创新力度不够,宣传形式较为单一,宣传内容不够丰富;二是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充分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工作,打造法治文化阵地,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二是注重实践,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文保单位、文化市场的监管。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动我镇依法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施甸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