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895-2/20250724-00003 发布机构 施甸县民政局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5-07-24
文号 施民政发〔2025〕7号 浏览量 0
主题词 其他
对政协施甸县十届四次会议第10040007号提案的答复


杨宏晶、铁林博、毛苗、罗秀珍、鲁萍委员:

十分感谢你们对我县民政工作,特别是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关心与支持,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你们提出《关于有效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建议》的提案,对我们今后改进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聚焦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抓要素配置,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一是建强队伍。积极开展护理服务技能培训和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参加省、市两级组织的相关养老服务培训班400余人次,培养乡村助老员56名。二是强化功能。重点在3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分类设置相关服务设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精神慰藉等服务,打造集养老、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三是做精服务。争取资金20万元,以甸阳镇甸阳、文武、幸福3个城市社区为试点,对有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的68名困难老年人采取个性化、清单化、专业化、多样化方式开展“10+N”服务3364人次。争取资金318万元,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00床、开展居家上门服务16800。争取公益慈善资金29万元,通过“政府+公益组织+企业”模式,在15个村(社区)开展社区公益活动30场次,上门服务10890人次,发展志愿者260人,受益群众460605人。“关怀乡村留守老人公益项目见成效”被纳入施甸县“枫桥式”社会治理创新经验。

二、针对加快在建的敬老院建设,推进未运营敬老院的启动,有效填补集中收入老年人的缺口,满足群众需求的建议

我们聚焦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一是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纳入《施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印发《施甸县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建设实施方案》《施甸县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建成投入使用敬老院有4所,分别是中心敬老院、仁和镇敬老院、由旺敬老院、姚关镇敬老院(由于中心敬老院和仁和镇敬老院存在安全隐患,入住老人暂时委托由旺敬老院集中管理,待养老中心建成交付使用和仁和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完成后,再重新启动运营);太平镇敬老院正在办理运营手续;水长特困供养人员服务设施(敬老院)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实施装修;计划开工2所,分别是酒房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老麦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个。争取资金44万元,建成甸阳镇幸福、文武2个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已建成投入运营。按每百户20平方米标准配备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目前已有6个新建小区的养老服务用房办理完相关手续。争取资金122万元,完成万兴乡、太平镇、何元乡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395户,有效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质量。

三、针对强化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的建议

我们聚焦养老服务机构监管,抓规范运行,确保养老监管有抓手。一是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打通各监管部门养老服务领域事前许可、事中核查、事后监督的监管链条,明确监管对象、内容、频次、方式、措施、程序、分工等要求,实现全过程监管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二是严格落实《云南省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津贴管理实施办法》,今年16月,共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58777人次297.785万元,保障经济困难、高龄、失能三类老年人充分享受到优待政策。春节期间,共走访慰问老年人229人(其中:百岁老人24人,困难老年人205人),发放慰问金4.58万元,发放慰问品2293.5953万元;在由旺敬老院组织开展了“情暖敬老院,歌舞迎新春”春节联欢会。三是强化评估考核。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评估考核,重点对人员、设施、服务、管理、信誉等情况开展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与购买服务、资助补贴挂钩。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扛实工作责任,持续推动全县养老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多渠道增加设施供给。科学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养老点位。采取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嵌入式养老院为重点、日间照料中心为补充,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结合区域分布和群众需求,主要对居家社区、乡镇、医养结合三个方面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补充,构建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给、高端有选择,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机构专业照护服务资源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强化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进度,持续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引导建立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运营模式与机制。积极争取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拓展助洁、助浴、助餐、助医、助急、助行等居家上门服务,开展探访关爱服务。探索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护理指导等。三是稳步提升养老服务效能。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持续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常见病诊治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探索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支持医养签约服务。加强护理能力建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以大带小、“1N”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培育和引进一批居家适老化改造、居家上门服务市场主体,不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监管。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欢迎继续对我县民政工作监督、建言,提出更多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