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895-2/20240731-00010 发布机构 施甸县民政局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4-07-31
文号 施民政发〔2024〕16号 浏览量 47
主题词 其他
对政协施甸县十届三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答复


陈艳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施甸县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根据相关要求,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壮大社会工作专业力量

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党中央对社会建设领域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为进一步抓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施甸县民政局立足自身职责,充分发挥在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服务推进、发展保障等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层层落实、逐级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一是线上+线下普及社工知识,助推基层队伍专业化发展。统筹协调云南省社会组织促进会、保山市民政局专家服务团、保山学院、保山市社会工作督导中心、乡(镇)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通过教学指导、实操演练、交流分享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培训30余场次。二是通过制定政策文件及公众号宣传等方式,组织动员社会群众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水平考试。在考前联合有关单位开展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不断提高全县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截止2023年,全县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的有51人(其中中级5人,初级46人)。三是引导社会组织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岗位推动本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回引家乡人才渠道,促进本地培养本地就业。施甸县共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家(施甸县乐善行服务社、施甸县益苗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中心),今年以来,在有关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施甸县乐善行服务社联合团县委首次设计了《寻找那一抹乡情施甸县乐善行服务社暑期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并于202474日发布了暑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招募令,开设大学生暑期志愿者岗位5个。以乡情为纽带,组织大学生利用假期返乡参加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了解基层、了解家乡,推动社工+大学生志愿者关爱一老一小,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二、抓牢社工站能动作用,助推基层社会工作发展

(一)抓实共建共享,促设施标准化

202149日,为贯彻落实《保山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保民政通〔20216号)和保山市民政局等19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保民政发〔20212号)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救助、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优化服务供给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结合施甸实际,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印发施甸县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施政办发〔202121号),对全县乡镇社工站建设提供了思路指引,要求20216月底前实现全县乡镇社工站全覆盖。此外,20211222日召开的施甸县乡镇社工站试点建设工作汇报会上,也对全县13个乡镇社工站建设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提出各乡镇需按照资源整合、一室多用的原则,优先使用民政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现有场地设施,根据服务需求设立个案咨询室、小组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活动场所。挂设社会工作服务站显著标识,公示组织架构、人员信息、职责任务、运行机制等相关内容。

(二)注重点面结合,促活动常态化

2022112日,为深入贯彻保山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保山市探索建立五社联动机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施甸县民政局制发了《施甸县探索建立五社联动机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社工站建立健全五社联动运行机制,统筹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多方合力开展服务。同时,在工作中指导各乡镇社工站及社工机构按照年度有计划、月度有重点、每周有活动的标准制定工作计划,推行“1+N”服务模式,即做好社工站自身工作的同时,根据各级民政发展需要,延伸其他“N”项服务,实现民政社工服务的融合发展,有效缓解了基层民政力量薄弱的问题。

自乡镇社工站建设成立以来,上级财政拨付用于施甸县乡镇社工站建设项目资金共计28万元,其中:2021年万兴乡社工站试点建设项目20万元,太平镇社工站、仁和镇社工站、甸阳镇社工站、由旺镇社工站各2万元。以上项目均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机构施甸县乐善行服务社进行承接。

(三)坚持重点聚焦,促发展品牌化

施甸县民政局始终坚持将乡镇社工站建设作为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协同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一是在社会救助、一老一小、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满足群众实际需求,推出符合当地群众需求的个性化、特色化专业服务。二是在社工站建设中强化项目意识,引导乡镇社工站梳理经验做法,因地制宜打造一站一特色”“一站一品牌。如:万兴乡社工站2021年围绕社会救助领域以全乡范围内社会救助人群为服务对象打造了七互一心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系列品牌,2022年围绕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打造了一碗长寿面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欢乐星期六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仁和镇社工站将留守儿童作为服务对象,强调儿童话语权的体现,采用“1+4”模式打造儿童友好型社区;由旺镇社工站依托由旺镇源珠小学为服务场所,通过政、校、社、家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实现社工进校园的初步尝试。

三、积极争取支持保障,拓宽社会工作发展空间

(一)加强资金保障,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的导向作用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及时拨付项目款项,确保服务落实到位。截至目前,施甸县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类项目资金中,已拨付资金35.5万元(乡镇社工站建设资金28万元、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资金7.5万元),涉及资金均按时拨付。

二是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要求,以中央、省、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等为引导,不断完善项目服务体系。培育发展慈善力量,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助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生活力。今年以来,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服务资金共计40万元(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项目10万元、2024精康融合行动”10万元、施甸县居家养老服务项目20万元),项目正持续进行中;引入慈善资源支持社会工作服务开展资金共计4.95万元(保山市慈善会 2023 95 中华慈善日”“汇聚爱 心·和谐保山助力乡村振兴关爱保障一老一小慈善项目3.95万元、助力困境、留守儿童关爱成长活动1万元)。

三是鼓励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抓实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根据持证情况制定并适时调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指导标准。如:施甸县乐善行服务社中,持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的社会救助经办人员自持证之日起,一次性奖励200元,之后每月增加30元工资待遇,持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的一线社工自持证之日起,初级每月增加100元工资待遇,中级每月增加400元工资待遇,高级每月增加800元工资待遇。

(二)加强社工机构扶持力度

协调相关部门力量,通过联合出台文件、指导人才培养等方式,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引导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对申请成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职工作人员中应有1/3以上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或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进一步强化对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提升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行业自律,以点带面逐步壮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规模、优化发展布局。

(三)强化社会工作宣传保障

一是深化社会工作宣传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人才工作政策。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链接高校实习实践及社工督导培训资源,推动社会工作走出学校、走出部门,走向基层、走向社会。

二是推广社会工作宣传经验。利用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宣传社会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协同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弘扬社会工作专业精神,树立社会工作专业形象。

三是强化社会工作宣传保障。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工作宣传媒介及载体搭建信息互通共享平台,立足基层、贴近群众收集社会工作新闻亮点,多角度创新宣传,逐步形成上下衔接、内外配合、健康运行的社会工作宣传网络体系。

最后,衷心感谢您们对施甸县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施甸县民政局

                                          20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