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521000000-/2021-0811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公安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1-08-11 |
文号 | 浏览量 | 20 |
对政协施甸县九届五次会议
第048号提案的答复
***委员:
关于您在施甸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48号提案中提出的关于“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施甸县校园及校园周边治理情况
一直以来,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整治工作都是公安机关及其他职能部门重点工作之一,把校园安全都放在了首要位置。
(一)强化组织领导。
施甸县各职能部门全面落实省、市各级关于2021年校园安保工作各项措施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并于2月26日召开春季学期开学校园安保暨2021年度上半年校园安保工作联席会议,就全面推进2021年校园安保工作进行商讨。
(二)强化部署安排。
为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深入贯彻落实校园安全的系列部署要求,强化校园安全防范,施甸县高位推动,强化部署安排。
1.6月9日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成立施甸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2021]-33),成立了以蒋紫剑副县长为组长的施甸县未成年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2.3月8日公安局与教体局联发《施甸县“家、警、校”联防联动工作实施方案》(施公联发[2021]1号);5月2日政法委、教体局、公安局联合印发了《施甸县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工作方案》(施公联发[2021]2号)及《2021年施甸县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专项工作方案》(施公联发[2021]3号),成立了施甸县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了全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组织领导,规范了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设置,健全完善了“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机制。
3.施甸县公安局于1月23日印发了《施甸县公安局关于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施公明传[2021]13号);5月14日印发了《关于成立施甸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校园安全管理中队的决定》(施公党[2021]33号);5月13日印发了《施甸县公安局校园禁毒工作专项行动方案》(施公明传[2021]55号);5月17日印发了《施甸县公安机关校园安全“护苗2021”专项行动方案》(施公明传[2021]58号);5月17日印发了《关于成立校园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和《施甸县公安局校园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5月25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一校一警”工作的通知》;6月11日印发了《施甸县公安局关于做好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校园安保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副县长、县局党委书记、局长、“校安委”主任任组长的校园安全“护苗2021”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对我局的“一校一警”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为防止校园恶性案件发生,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做了安排部署;7月15日针对暑期学生安全,施甸县公安局向县教体局发放了《关于加强学生暑期安全教育管理的函》公安意见函,要求县教体部门在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安全教育、强化家校合作、强化社会力量、强化疫情防控五个方面将暑期学生安全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推进落实。
1.深入推进“一校一警”联动工作。
施甸县公安局根据一校一警工作机制,采取“局机关+派出所”模式投入“一校一警”警力共169人实现“一校一警”全覆盖。目前,“校警”按规定到挂钩校园开展每月一次安全检查工作。同时县局党委班子成员到17所挂钩学校与辖区派出所同步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排查工作。
2.深入推进校园内部及周边隐患排查整治。
一是领导带头开展检查。4月29日,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到挂联校园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工作。二是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检查。施甸县公安局联合教体局,分成两个检查组于3月5日至8日到全县各中小学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工作。三是每月按规定开展检查。施甸县公安局派出所每月对校园安全开展安全检查。截止目前,共开展隐患排查5次,排查涉校纠纷2起,化解涉校纠2起,排查校园内部安全隐患217起,整改安全隐患207起,责令限期整改10处,排查高危人员33人,稳控高危人员2人。
3.深入推进“护学岗”机制全力保障校园周边安全。
针对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施甸县公安局积极与教体部门、学校等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护学岗制度牌、完善“家、警、校”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42个,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家长参与在学校上学、放学重点时段和重点路段“高峰勤务”、“护学岗”。主要职责是维护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秩序,劝导学生不在校园周边购买流动摊贩食品等。今年以来,各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校园周边整治1次,排查整治乱点16处。
4.深入推进校园安全宣传。
施甸县公安局选派76名法治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深入169所学校、幼儿园开展5次安全宣传,开展法治教育127次,50693名师生、家长等接受教育,发放宣传资料50000份,指导开展演练39次。
5.深入推进涉校涉生案事件处置。
2021年上半年共查处涉生刑事案件1起,治安案件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人。
二、校园及校园周边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联动落实不到位。每年各职能部门针对校园及校园周边整治工作均制定下发了各种实施方案、通知,但是在落实上总是不尽人意,归根结底就是各部门各自为政、联动较少,即使开展联合检查也是走下形式,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整治效果不理想。
(二)“三防”措施落实不到位。人防方面:专职保安配备不到位。多数学校专职保安员没有按照规定标准配备,有些学校虽然自行招录了保安人员,都是招录年纪较大、身体较弱的老人来当保安人员,顶多只能看看门,不能履行维护安全的职责。目前,全县共有229所校园,169个校点,共有50693名学生,按比例应配备391名保安员,实际配备专职保安学校46个,未配备123个。配备专职保安83人,兼职保安员数19人,专职保安员缺口数达308人。物防方面:虽然通过义教均衡的深入开展,我县各中小学均实现了封闭式管理,但是多数学校未配备足够的安保防护器材;出入人员登记制度执行不到位。有的学校安保人员对外来人员仅仅是进行询问不做登记,有的虽然做了登记,但是只是登记在纸上,没有严格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使用APP进行登记,导致研判、预警功能无法实现,作用不大。技防方面:视频监控系统还有22所学校未安装视视频监控系统。校园监控系统建设标准、存储时限不统一,大部分中小学、幼儿园视频监控保存期限不足90日,保存期限最短的仅有3天。多数学校无专门的视频监控室,也没有专人值守。
(三)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存在客观困难。一是学校周边流动摊贩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当前对流动摊贩的处罚依据是由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管理。由于城管执法具体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在执法过程中对新情况、新问题难以对照依据,执法难度非常大。二是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因客观因素影响整治存在困难。有的学校在闹市区,校园门口空间狭窄,家长、学生骑的电瓶车、摩托车、自行车,在上学放学时间段形成车流、人流,容易堵塞交通。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意见建议
(一)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治理。由公安机关牵头加大校园周边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非法营运、接送学生车辆超员、非法改拼装摩托车“炸街”飙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加大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协调推动职能部门健全完善标识标牌和整治道路安全隐患;根据各所中小学幼儿园实际情况增加校园门口各类交通安全设置,如减速带、警示牌等等。
(二)全力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进一步加强“高峰勤务”及“护学岗”建设。在硬件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以落实“家警校”联勤联动机制为抓手,充分调动家长、综治维稳员等社会力量当好“交通劝导员”。根据需要,学校值周老师负责将家长、综治维稳员分配到学生等候区、家长等候区、校门口、护学通道以及校园周边各路口,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规范家长排队秩序和车辆行驶路线,开展交通疏导,规范车辆停放,从而减轻校园周边的交通压力;由各学校负责、公安配合加强对校园内部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并加大反光背心、交通指挥牌等装备物资协调配备力度,积极开展交通劝导工作,提高学校自身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三)强化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由县委政法委牵头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不定期针对校园周边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开展重点领城专项整治,切实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的治安、交通秩序。主要针对校园周边出租房屋等重点部位,网吧、游戏厅、流动摊贩等重点行业场所的清理整治,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四)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三防”措施建设。依托《加快推进推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智慧校园智能预警平台进一步规范一键式紧急报警、入侵报警、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和电子巡查等系统建设,推进校园安防系统与公安、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体系的有效融合。
施甸县公安局
2021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