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20230814-0001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3-08-10 |
文号 | 浏览量 | 24 |
李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山区留守学生教育引导力度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实施“ 六个一”工程,加强关心关爱
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全县各幼儿园、中小学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教师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加强对本学校留守儿童的统一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保证一个场所。各学校利用现有场地、教室和设施,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组织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展课外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建立一份档案。各学校认真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家庭、父母外出及临时监护人员基本情况等,详细掌握每位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一生一档”。通过留守儿童档案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开展一对一帮扶。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要求帮扶教师常与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依托县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站,组织全县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入部分学校,开展“心语心苑”活动。2023以来,先后组织心理专家组到摆榔九年一贯制学校、甸阳镇中心小学、木老元九年一贯学校、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专题讲座5场次,共计服务师生1400多人次。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加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2023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国旗下讲话160多场、主题班会1200多节、家长会70多场、黑板报300多期,在公众号推送法治宣传信息6条,上报信息18条,让师生更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组织一次家访。定期开展家访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与监护人进行交流,传授他们科学家教的方法,最大限度让留守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落实《施甸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施教体〔2021〕78号)要求,积极通过公众号、家长会、班会和“告家长一封信”等多种渠道和媒介,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宣传解读“五项管理”文件精神,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消除认识误区,取得教师、学生理解,赢得家庭、社会支持。
三、丰富主题活动,树立正确三观
将国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纳入班会和主题教育,融入未成年人保护知识,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清明节开展“清明祭英烈传承红基因”活动、“五一”开展“劳动创造美”社会实践活动、“五四”“六一”“七一”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不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增强法治意识。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家校联动,共筑育人合力。通过定期家访和电话随访,帮助家长和临时监护人员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共同想办法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便于掌握和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遇到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当中成长。二是加大教育力度,营造育人氛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法治、青春期、卫生和安全等专题教育,通过“一对一”的帮扶,要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学校通过节假日开展文艺表演、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挖掘留守儿童的特长和兴趣。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推动工作落实。积极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公安、民政、综绐办、妇联等部门紧密联系,共同将留守儿童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2023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