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2022-0824008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2-08-24 |
文号 | 浏览量 | 27 |
B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
政协施甸县十届一次会议第125号提案的答复
蒋骁、杨自彩、吴莲军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艺术教育水平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全县有音乐专用教室127间,美术专用教室119间,专职教师音乐162人、美术140人、体育180人。教学设备配备一类:小学47校、中学17校,其他学校已达二类配备标准;体育器材配备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基本达标,全县基本做到了校校有操场,有活动器械,学生体质定期检测,确保了学校音体美艺术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音乐、美术、体育课开设率为100%。在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艺术教育水平上教体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及时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等文件,根据文件要求施甸县教体局制发了《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
二、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有关要求,各级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执行音体美课程设置,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体育课,小学1-2年级体育课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体育课和初中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每周3课时。全县体育音乐美术课开课率100%。
三、2021年,制定出台《施甸县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施方案》(施政办发〔2021〕46号),实施了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县教育体育局根据学生分布情况、教师配置现状,通过激励政策、教师意愿、双向选择等方式,采取动态调整方式不断优化教师配置。组织实施校长交流轮岗117名、教师交流轮岗236名;分配74名新招聘录用教师、县外调入教师到10个山区乡镇学校任教;2020年、2021年招聘、调入美术专业教师13名、音乐专业教师13名、体育专业教师5名。目前全县共有美术专业教师140名,音乐专业教师162名,体育专业教师180名。
四、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管理,认真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五、积极组织各中小学校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比赛活动,如征文、书法、绘画活动,“我的中国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活动,中小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才艺,并在活动后选出优秀作品推荐到省、市参赛。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活动。利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元旦节”等节日举办文艺演出、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和各项体育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体质健康。
七、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全县64所学校(小学47所,中学17所)配备了标准化的音、体、美教学设备。
八、采取有力措施配齐美育教师。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高中1:12.5、初中1:13.5、小学1:19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要求,根据美育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逐步配齐专职美育教师,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美育教师队伍。根据《施甸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加大特岗教师招聘力度,每年招聘特岗教师100-120名,其中招聘音乐、美术学科教师10-20人;鼓励乡村学校联合聘用或单独招聘符合条件的音体美专业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的作用,开展学校艺术工作坊和艺术实践活动。
九、加大美育资金投入力度,解决改善学校美育场地设施条件。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为各中小学、幼儿园装备了一批标准化的实验仪器、桌凳、图书、计算机、音体美教学等设备。
你们提出的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艺术教育水平的建议,县教育体育局将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把艺术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实施管理体系,构建“课程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学科渗透”的工作立体化推进体系,将艺术教育、学科教育过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取得家长对学生“爱美”要求的支持,形成全县教育体育领域重视艺术教育、研究艺术教育、推进艺术教育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合力,克服厚此薄彼、各自为战的弊端。组织各学科兴趣小组和各类社团活动,落实体育艺术2+1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用好乡村少年宫、社会培训机构等艺术教育资源,丰富课内外、校内外艺术教育平台。
感谢你们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