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2020-0723005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0-07-23 |
文号 | 浏览量 | 48 |
B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政协
施甸县九届四次会议第4号提案的答复
马旭波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为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切实减轻学校、教师负担。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开展了借调人员清理工作,目前教体系统被借调的10名教师已全部返回学校任教;对乡镇中心学校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工作人员配备情况作了规范,减少中心学校工作人员,将更多教师安排到一线教学岗位。同时,全面清理精简了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依法依规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并报请县委、县政府规范部署扶贫任务,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级”责任,切实减少对中小学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二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深入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实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把高学历、教育教学能手纳入班子及校长后备干部队伍,每年分期分批安排校长到省内外对决策、管理、应急处置等能力进行全方位培训,在西安交大、上海闵行区对口帮扶的基础上,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又安排2名教师到县二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和副校长,全面帮助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同时,修改完善评价机制,继续按照“师德、业绩优先”的原则修改完善教职工考核评价方案,切实激发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落实中小学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内部活力。三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根据省市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方案,制定了《施甸县2019年中小学教职工调配方案》(施政办发〔2019〕104号),按“总编控制、编岗一致、学科对应、优化结构、均衡配置”的原则,组织实施校长交流轮岗65人,教师交流轮岗339人;同时,2019年8月,在县内三所完中现有师资上进行了优化,县一中到二中、三中择优选调教师9名;今年,县一中将继续招聘全日制一本及以上学历高中教师5名,县职中招聘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2名,目前,招聘公告已发布,正在报名。以校本研修、国培、省培计划为依托,以西安交大、上海闵行区、中国地质大学挂钩帮扶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级教育培训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分片区课赛、中国好教师“公益行动”等方式实现了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每年中小学幼儿园全员参与远程网络培训48学时,全县校本培训参与率、研修合格率均达100%,全面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四是加大县城学校建设力度。在继续完成县一中搬迁建设项目的同时,新建了县第三幼儿园,目前项目进入主体扫尾和附属工程施工阶段,预计2020年9月可以投入使用;启动了施甸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规划投资1.81亿元,新建校舍3.4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100人,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项目招投标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后将进一步科学合理优化县城学校布局,解决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县城家庭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县城入学难和大班额突出问题,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下一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一是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在学校人事任免、教育投入、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关系,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软任务转变为硬任务,各级领导下乡调研要多深入学校,在各种场合要多关爱教师,少批评、多帮助,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同时,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施甸一中新校区的建设,早日投入使用,给全县教师和广大家长重树对施甸教育的信心建立标杆。二是提升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公共财政制度,足额拨付教育经费,坚决做到“三个增长”;完善教师培训培养、教育科研等专项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着力加大对特殊教育和学校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三是强化学校管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遴选公道正派、教学一流的教师充实到学校领导班子,加强校长任期目标的考核管理,校长任期3至6年;科学定位,分类要求,重点突破,县一中在“双冲一提”(冲清华北大、冲600分以上人数,提升一本上线率)上实现突破,县二中、县三中在“一冲一破”(冲本科上线率、突破音体美特长生上线率)上实现突破;抓住西安交大、中国地质大学、上海闵行区定点挂钩帮扶施甸的契机,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满足不同潜质和兴趣爱好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不同层次的学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积极推行学校后勤社会一体化管理服务模式,确保专任教师专注于教育教学,将教师从食宿等后勤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发挥德育引领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形成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办学特色,打造窗口学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教育和引导教师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克服教多教少一个样、教好教差一个样的思想,“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完善普高学校进人用人机制;严把高中教师入口关,录用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和选调优秀教师充实高中教师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强对在职教师进行进修培训,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机构和知识结构;打造高效课堂,加强教改课改工作,强化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备考等教学常规落实,组织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课堂教学“达标”、教师“传、帮、带”等校本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校际间的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营造教师学习提高的氛围;完善教职工考核管理办法,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和突出教学实绩的原则,推行学生学年度评议教师制度,抓好年终考核和职称评聘工作,让优秀教师能够劳有所得,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感谢你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2020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