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8-8-/2023-0314008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目录 | 发展规划 | 发布日期 | 2023-03-14 |
文号 | 浏览量 | 225 |
施甸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县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推动我县数字经济全方位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达到7亿元以上。
——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聚焦施甸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平台经济、产业互联网等生态体系,重点围绕5G、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打造产业数字化标杆,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技术、产品、企业、行业。数字经济贡献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到2024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达到3.5亿元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亿元以上。
——培育数字经济园区。围绕数字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培育引进数字经济企业,将云南施甸产业园区打造成差异发展、带动效应显著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二、主要任务
(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行动
1.通信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5G建设,加大基站选址、用电等支持力度,实现重点区域5G信号全覆盖,优先保障旅游景区、重点商业区、医院、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的精准覆盖。开展4G网络优化补盲提速工程,提升4G网络覆盖面和网络质量,推动无线网络深度覆盖。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应用。加强有线电视光纤延伸覆盖,适度超前部署“双千兆”网络,力争打造“千兆城市”。到2024年,县城、乡镇集镇、行政村建设5G基站400个以上,4G和5G覆盖率100%,自然村4G覆盖率99%、5G覆盖率80%;实现县城、乡镇集镇、行政村、自然村“千兆光网”接入覆盖率80%。
2.新型数字网络体系提升工程。布局物联网智能化感知设施,推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规模部署与集成应用,推动物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协同发展,推进电力、供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燃气系统筹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
3.宽带网络补短板提升工程。加快县级宽带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效率,推进县乡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和云南施甸产业园区宽带网络全覆盖,建设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数字经济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全县宽带网络普及率和网络服务质量。发展全光网络服务,以光纤到户为基础,实现百兆以上的用户带宽服务能力,试点千兆光纤网络,实现全光通信商业化运营。全面推进光纤网络建设和光纤入户,实现4G网络深度覆盖。
4.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改造工程。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招商引资行动。以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切入点,积极引进一批适合施甸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推动交通、物流、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推进“数字+”、“智能+”升级。有序推进“感知城市”系统建设,重点围绕管网、道路、桥梁、信号灯、道路标识、井盖等领域部署人工智能物联设施。
(二)数据资源生态建设行动
5.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工程。构建全县互通共享的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数据资源目录,完善县级人口、法人、信用、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推动经济社会宏观数据库等部门业务主题库和有关专题库建设。健全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问题反馈机制,形成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闭环。
6.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县级层面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编制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目录和供需对接清单。完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一数据采集、交换标准,实现省、市、县数据共享交换,激活数据资产,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协同应用。
7.数据资源市场化探索工程。重视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探索政府数据授权运营模式,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合理挖掘数据资源、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8.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建立覆盖网络、数据、信息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指挥中心,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查、网络安全态势风险研判,加强密码应用创新发展。提高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和防护水平,实现安全监测、预警、防护、通报、响应和追溯工作一体化,保障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中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健康发展。
(三)数字经济园区优化提升行动
9.园区提升工程。依托云南施甸产业园区,围绕新材料(新型建材)、报废机动车再生资源再利用、绿色食品加工、绿色生物制造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云南施甸产业园区发展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等数据资源型产业,加快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建设。
10.“智慧园区”建设工程。支持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打造高效管理园区、精准服务园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孵化平台,推动数字经济项目向产业园区集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园区5G基站、光纤等信息基础设施规模部署,推动园区智慧停车、园区电子卡等智慧化场景应用,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鼓励园区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引入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第三方机构等,为园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行动
11.实施5G应用“扬帆”工程。面向工业制造、农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支持建设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共性技术平台,促进“5G+”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智慧农业、智慧医院、智慧教育等创新应用落地。到2024 年,力争实现重点领域“5G+”服务数字化。
12.大数据物联网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推动大数据在政务服务、普惠民生、公共服务、产业创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制造业、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物联网典型应用示范。到2024 年,在农业、制造业、交通、消防等至少1 个重点领域实现物联网典型示范应用。
13.平台经济培育工程。支持发展网络销售类平台。以“八三二”平台为重点,围绕富硒高原特色农产品、地方特色手工艺品等线上线下融合销售。鼓励建设“一站式”网红直播孵化器,培引优质直播电商经纪公司、服务机构、供应链公司等机构。打造网红直播带货生态,带动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支持发展生活服务类平台。推进出行、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多元化、多层次“一站式”数字民生综合服务体系。围绕交通、家政、房屋租售、体育健身等生活服务场景,积极引导、鼓励、帮助商家入驻各大生活服务平台。整合区域内各种交通资源及城际交通的出行方式,支持建设和推广平台建设,加快本地网约车平台发展,扩展应用场景和功能,提供高效、便捷、绿色的出行服务。支持发展供应链平台,构建智慧物流系统、生鲜溯源系统,实现矿产资源、大宗粮油、禽畜产业、仓储物流等多产业的智能化供应链场景。
(五)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
14.农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广“云农12316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提升信息服务“三农”能力。以种业、生猪、肉牛、茶叶等产业为重点,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逐步实现一码扫描、全程可溯。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点。推动种植管理数字化,提升种植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农业病虫害测报监测网络和数字植保防御体系,加强农情、植保、耕肥、节水、农机作业等相关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整合土地资源数据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生产过程、加工流通、推广信息等数据,统一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完善线上线下结合、种养加工与销售结合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掌握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分析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科学研判形势、强化指导服务。
15.工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加快专用基础网络建设,全面提升网络承载能力,构建高质量工业互联网外网。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支持绿色能源、绿色生物制造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合作,加快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推动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到2024年,建成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特色区域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重点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支持绿色能源、绿色生物制造等企业开展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全数字化改造。引导电信运营商、数据服务商及集成商等为企业提供网络升级改造、工业APP、数据挖掘、工控安全等专业化服务。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打造多能源协调互补的分布式智能微电网,支持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到2024年,新增1户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推动60%以上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生产制造关键环节全数字化改造。
16.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推进智慧旅游。推进全县4A 级及以上景区智慧化建设,引导景区内酒店宾馆、民宿客栈、餐饮小店等广泛应用智慧化场景,逐步普及景区电子地图、语音导览、扫码识景等智慧化服务。探索推进旅游大数据采集研发,建立旅游数据资源库,开展旅游客源市场监测和大数据应用,实现对旅游景区的游客数量、结构特征、兴趣爱好、上网行为、消费习惯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加大“一部手机游云南”APP推广应用,加强、“善洲故里-施甸”、“金布朗之乡”等旅游品牌整体宣传,营造文化旅游促消费的良好氛围。到2024年,力争完成4A 级及以上景区智慧化建设,实现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进数字商贸。鼓励各类商家入驻生活服务平台,积极融入云南数字生活地图建设。支持发展楼宇数字经济,培育网络孵化、网络运营、直播电商等数字新业态。鼓励商业综合体、传统商贸企业、商户等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动线上与线下、商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发展。到2024年,培育电商经营主体电商企业12户、入驻主播10名、开展电商培训400人次,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销售额达7亿元。
推进智慧物流。推动施甸县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智能物流调配网络,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推广物流追踪、智能调度、无人搬运、智能码垛、物流无人驾驶/无人机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鼓励仓储物流企业建设智能仓储系统、智慧冷链物流中心等。推广云南邮政快递业大数据平台经验,建立“数字邮管数据库”,加快推进快递扩容增效和数字化转型,壮大供应链服务、即时直递等新业态新模式。到2024年,力争推动施甸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成功,构建智能物流调配网络,完善智能物流配送体系。
17.实施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工程。支持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鼓励规上、限上企业上云、上平台。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六)数字服务和治理提升行动
18.数字服务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持续推广“一部手机办事通”,推进“一次办成”“掌上办理”。完善政务服务大厅信息化功能,政务服务网向基层延伸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对基层政务服务数据的汇聚、清洗、比对、整理和综合利用,与县级政务数据有效衔接融合。完成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着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打造以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教研、智慧服务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施甸交通“一张图”,促进交通出行信息开放共享,推进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改善民众的出行体验。推进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和专用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持续推动智慧养老、智慧体育、智慧人社等建设,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
19.数字治理提效工程。持续推广应用云南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现有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前端受理入口,持续推进“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智慧化、信息化水平。加快智慧管廊、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提升城市综合态势感知与整体运行展示水平。构建全县、全域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预警防御体系。推进“智慧司法所”“智慧法院”“智慧信访”建设,全面提升司法场所、信访工作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动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及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全覆盖。加快“雪亮工程2.0”、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推广应用智能门禁、视频监控、水电气管理等智能设备,提升智慧社区数字化服务效能。
20.智慧县城、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推进县城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改造。统筹推动县城5G、千兆宽带、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村争取建设省级数字乡村样板,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化管理”模式,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等,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七)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21.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电力和管道配套、公共资源开放共享、用地用电成本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通信网络建设租赁费用。
22.完善园区配套政策。对符合条件入驻数据产业园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在网络使用、办公场所等方面实施精准供给。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数字产业相关标准。加大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力度。
23.加强财税支持。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数字施甸”项目财政预算投入机制。积极统筹各级财政相关专项资金,依法依规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平台、专业人才的支持力度。创新政府扶持支持方式,落实适应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数字经济相关创新成果,依法依规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推动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在施甸县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指挥部及专项工作指挥部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对全县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决策领导。建立协同高效的数字经济主管机构和协调机制,统筹各级各部门力量,形成全县上下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指挥部依据行动计划开展季度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县直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各乡镇、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县统计局牵头抓实全县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加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业数字化的运行监测分析。
(二)强化人才保障
根据中央、省委关于人才计划优化整合的工作要求,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施甸优势,柔性引进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到施甸开展智力服务。贯彻落实施甸县引进人才政策,支持数字行业领域用人单位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贯通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支持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参与职称评审。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提高领导干部数字素养。
(三)强化安全保障
落实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应急管理等基础制度,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保护,提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制定数据管理规范,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个人隐私等保护力度。加强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力度。开展重点行业数据安全监督检查,提升电信、互联网、工业等重点领域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四)强化考核评价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各级各部门相关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加大督办力度。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绩效考核和效能监督数据,加强审计监督。
附件:1.施甸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任务清单
2.施甸县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成果清单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