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3430249-7-/2018-0629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8-06-29 |
文号 | 浏览量 | 31 |
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政协施甸县九届二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答复
刘姬、何德芳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建议》,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无公害产品认证基地25万亩,畜禽养殖户7.3万户,其中规模养殖场114个,农业龙头企业17户。肉类总产量7.9万吨,畜牧业综合产值16.2亿元。生猪定点屠宰厂(点)13个,84.6%的乡(镇)推行了生猪定点屠宰,县城生猪定点屠宰和检疫检验率达100%。全县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象1976户,其中,食品生产143户,食品销售1231户,餐饮服务474户,保健食品经营128户。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狠抓监管体制改革,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出台了《施甸县党委政府贯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施甸县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试行)》《施甸县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约谈办法(试行)》等监管制度文件。二是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综合考评体系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并层层签订《食品药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三是完成县级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称食品药品安全办)设在县市监局,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全县12个市监所发挥前哨阵地作用,138个村(社区)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进一步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办,共治格局逐步形成。
(二)狠抓宣传教育培训,着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一是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二是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综治办、县市监局联合印发《开展“四个安全”政策法规宣传贯彻活动的通知》,充分利用“云岭先峰”“6995”等平台优势,向广大人民群众推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摘要、食品安全消费常识等。三是加强食品安全培训,2017年,举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及从业人员培训7期,共培训 1350余人次。
(三)狠抓种植养殖源头监管,确保源头可控。抓好“三品一标”认证与监督管理,完成25万亩无公害产品规划整体认定。切实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屠宰检疫率、票证出具率、检疫合格证持有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检测果蔬样品1507份,合格率99.7%;加强基地果蔬检测、饲料兽药抽样监测和规模养殖及屠宰场的瘦肉精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四)狠抓生产经营环节监管,确保食品安全。认真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小作坊登记和食品摊贩备案工作。认真开展日常监督检查,2017年度,监督检查2452户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0份,下发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450份。全面完成21家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等级确定。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394批次食品抽检监测任务,合格率达98.98%。推进实施餐饮业两大提升工程,开展“明厨亮灶”工程试点建设145户,开展餐饮服务量化分级392户。组织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旅游市场食品安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畜禽水产品,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白酒小作坊和散装白酒,茶叶,农村食品安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专项整治工作,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品安全责任书》721份。抓好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完成中高考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21 次,保障2万余人次饮食安全。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抽检240批次,合格率达99.58%。加强监管网推广应用,建立健全追溯体系,推广使用74户。积极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9户食品生产经营者参保,所涉保费1.19万元、保额1112万元。
(五)狠抓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惩重处违法行为。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维护了食品安全稳中向好的局面。2016年以来,县市监局立案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案件62件,没收超过保质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12572瓶(袋、盒),所涉货值金额60456元,罚没款969860元。公安部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顺利移送起诉全市首起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案。
(六)狠抓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和日常监督检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2017年度与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签订承诺书、责任书1560份,“负面清单”告知书1630份。
(七)狠抓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全面对21户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等级评定,及时发布野生菌等食品安全预警公告12期。加强投诉举报工作,处置消费者投诉纠纷9件。加强舆情监测和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防止引起恐慌和炒作。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面临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在监管实践中,必须坚持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作为推进新跨越,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维护全县食品安全稳中向好的局面,不断提升公众舌尖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在定位的精度上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尤其是“让人民吃得放心”,责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基本原则,建立科学、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刻不容缓、责无旁贷。
(二)贯彻落实“四个最严”,在执行的力度上作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各项工作,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治理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以食品安全倒逼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和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服务的温度上作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着力防控风险,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更好地保障全县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服务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在监管实践中,围绕“十个新作为十个大提升”着力提升为民服务的温度,即在解决突出问题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风险防控水平大提升;在全产业链监管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安全保障大提升;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发展质量大提升;在强化监管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检查能力大提升;在抽检监测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检验能力大提升;在依法行政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稽查办案大提升;在推进“互联网+”监管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监管效能大提升;在行政许可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服务能力大提升;在基层基础建设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保障水平大提升;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队伍建设大提升。
施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