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8-1/20240102-00018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仁和镇 |
公开目录 | 法治政府建设 | 发布日期 | 2024-01-02 |
文号 | 浏览量 | 9 |
根据《施甸县司法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有关数据汇总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仁和镇2023年度行政执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机构和人员基本情况
仁和镇受上级执法主体委托,进行综合行政执法,分别有林业、水务、农业农村、规划、财政、文化等部门,除上级部门管理的执法人员外,在仁和镇管理执法人员共计25人。同时并做好行政执法依据梳理,明确执法流程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各项执法依据140项,并公布全镇行政执法部门的名称、执法职责和权限、执法依据等信息内容。
二、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一)清理确认行政执法主体。一是做好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理,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三定方案对镇级各执法部门的执法主体资格进行清理,并向社会公布。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委托行为,严禁超越权限委托、转委托、再委托。
(二)清理整顿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和审查制度,坚持按规定范围和条件颁发行政执法证件,对全镇执法部门的所有执法人员资格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不符合执法资格和条件的人员不予核发行政执法证件,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三)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一是全镇各执法部门制定执法培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公共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讲座,培训执法人员。二是邀请县司法局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例剖析,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政执法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的传统风俗习惯、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参差不齐的人员素质,决定行政执法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但目前执法人员基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行政执法人员中法律专业毕业的人员极少,在处理重大涉法事件时,并不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二)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由于仁和镇执法人员少,执法岗位不固定、临时性工作多,造成执法人员一人多职,而且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程序不太熟悉。导致执法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与实际工作需要还有不小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建立完善执法部门联动协调机制,规范联动执法,加强全镇网格化执法运行机制建设,加强综合行政执法外部协调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镇级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的工作例会、配合协作、文件会签等制度。
(二)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建立行政执法部门查办或发现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侦查机关审查机制,完善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案件会商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制定两法衔接考评办法,各执法部门依法依规将涉嫌犯罪的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三)建立完善事后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督促执法部门制定工作实施细则,建立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四)坚持以人为本、文明执法。依法依规严格程序、严控裁量处罚。加大标准化执法推行力度,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形象,使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
(五)合理运用执法系统。运用好行政执法人员网上考试系统和资格管理系统,继续做好执法人员执法证件办理换发、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等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制度规定落实,将党性教育贯穿仁和镇行政执法工作全过程。同时,做好“普法强基”宣传工作。采用立体化、多层次、多方位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工作,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社区)广播和召开座谈会等媒介和方式,深入企业、学校、社镇、农村,做到全方位、全覆盖的宣传,形成法制宣传常态机制,营造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仁和镇人民政府
2024年1月2日